[發明專利]背光模組及雙視顯示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439659.7 | 申請日: | 2021-04-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20407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03 |
| 發明(設計)人: | 山口勝;見村知哉 | 申請(專利權)人: | 偉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6/00 | 分類號: | G02B6/00 |
| 代理公司: | 蘇州九方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98 | 代理人: | 張文婷 |
| 地址: | 215300 江蘇省蘇州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背光 模組 顯示裝置 | ||
1.一種背光模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導光板(1),具有相對的第一出光面(101)和第一導光面(102)、以及連接在所述第一出光面(101)和所述第一導光面(102)之間的第一入光面(103),所述第一入光面(103)上配置有第一光源(2);
棱鏡片(3),配置于所述第一導光板(1)的所述第一出光面(101)上,所述棱鏡片(3)具有棱鏡出光面(301)和與所述棱鏡出光面(301)相對的若干排列的棱鏡單元(302),所述棱鏡單元(302)正對于所述第一出光面(101)設置;
第二導光板(4),具有相對的第二出光面(401)和第二導光面(402)、以及連接在所述第二出光面(401)和所述第二導光面(402)之間的第二入光面(403),所述第二入光面(403)上配置有第二光源(5),所述第二出光面(401)正對于所述第一導光面(102)設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鏡單元(302)的兩側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間所形成的夾角為θ1,且50°≤θ1≤6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導光板(1)發生全反射的臨界角為θ2,所述第一光源(2)發射的光經所述第一入光面(103)折射進入所述第一導光板(1)內,并在所述第一導光板(1)內發生全反射,直至光在第一出光面(101)上的第一入射角小于或等于θ2后,由所述第一出光面(101)折射射出,再經過所述棱鏡片(3)的所述棱鏡單元(302)折射并由所述棱鏡出光面(301)射出形成第一光線分布,所述第一光線分布朝向所述第一光源(2)方向偏擺,以垂直所述棱鏡出光面(301)的垂線為基準,第一光線分布具有分布角度為15°≤θ3≤35°的第一波峰。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導光板(4)發生全反射的臨界角為θ4,所述第二光源(5)發射的光經所述第二入光面(403)折射進入所述第二導光板(4)內,并在所述第二導光板(4)內發生全反射,直至光在第二出光面(401)上的第二入射角小于或等于θ4后,由所述第二出光面(401)折射射出,再依次經過所述第一導光板(1)和所述棱鏡片(3)的所述棱鏡單元(302)折射后,由所述棱鏡出光面(301)射出形成第二光線分布,所述第二光線分布朝向所述第二光源(5)方向偏擺,以垂直所述棱鏡出光面(301)的垂線為基準,第二光線分布具有分布角度為-35°≤θ5≤-15°的第二波峰。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導光面(102)上設置有第一微結構,所述第一微結構具有若干排列的第一斜面(1021),所述第一斜面(1021)遠離所述第一光源(2)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一出光面(101)傾斜。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導光面(402)上設置有第二微結構,所述第二微結構具有若干排列的第二斜面(4021),所述第二斜面(4021)遠離所述第二光源(5)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二出光面(401)傾斜。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源(2)和所述第二光源(5)分別位于所述背光模組相對的兩側端。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光面(101)上設置有第一透鏡陣列結構,所述第二出光面(401)上設置有第二透鏡陣列結構,所述第一透鏡陣列結構和所述第二透鏡陣列結構均為若干排列的柱形或錐形結構。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組,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反射片(6),所述反射片(6)配置在所述第二導光面(402)上。
10.一種雙視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權利要求1至9中任一項所述的背光模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偉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偉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39659.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