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定向穿刺切割顯微類手術刀具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439161.0 | 申請日: | 2021-04-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7192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18 |
| 發明(設計)人: | 付志昂;陳思 | 申請(專利權)人: | 谷田(蕪湖)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17/3211 | 分類號: | A61B17/3211;A61B17/34;A61B9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聯科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曾亞容 |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蕪***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定向 穿刺 切割 顯微 手術 刀具 | ||
本發明屬于醫療器械,具體涉及一種用于定向穿刺切割顯微類手術刀具,包括刀身和刀頭,所述刀身和刀頭一體成型,所述刀頭從尖端到尾部依次為第一層刀面、第二層刀面和第三層刀面,所述第二層刀面和第三層刀面均為對稱分布在刀頭的兩邊緣位置的雙刃面,本發明結構簡單,提高了刀具的使用壽命,降低了操作難度,有助于提高手術的成功率,有助于患者的組織切口高效、高質的愈合,解決刀具切割穿刺方向單一的問題,增加刀具穿刺、切割鋒利度和穩定性,并提高了刀具的使用壽命。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醫療器械,具體涉及一種用于定向穿刺切割顯微類手術刀具。
背景技術
在臨床疾病治療中,一些疾病往往要借助手術治療,由于解剖結構、手術視野狹小等原因,決定了手術刀具必須小巧靈便,以滿足在各種不同解剖位置、手術空間進行手術的需要。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醫生在做手術過程中經常會更換不同手術刀,并且要求手術刀特別鋒利、穿刺方向已于控制,如果不鋒利或導向型不易控制,在手術過程中,病變部位很有可能會因與手術器械接觸而發生不適,會對手術的進行起到一定的阻礙作用,對于術后恢復影響較大;
目前穿刺、切割的顯微手術刀具主要以單刃、雙刃配合一定的角度進行設計刀型。但是鋒利度以及耐用度都是較差的且刀尖穿刺力差、易損壞、易斷、鋒利度差、切口導向型不易控制。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定向穿刺切割顯微類手術刀具。
為達此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提供一種用于定向穿刺切割顯微類手術刀具,包括刀身和刀頭,所述刀身和刀頭一體成型,所述刀頭從尖端到尾部依次為第一層刀面、第二層刀面和第三層刀面,所述第二層刀面和第三層刀面均為對稱分布在刀頭的兩邊緣位置的雙刃面。
優選的,所述刀頭前端呈尖狀,第一層刀面下表面為平面,而上表面邊緣磨削出斜坡形成第一刀刃。
優選的,所述第一刀刃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為130°—155°。
優選的,所述第二層刀面上表面邊緣磨削出斜坡形成第二刀刃。
優選的,所述第三層刀面上表面邊緣磨削出斜坡形成第三刀刃。
優選的,所述第二刀刃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為30°—45°。
優選的,所述第三刀刃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為20°—35°。
優選的,所述刀身和刀頭的的交匯部位呈倒角平滑過渡。
有益效果:
1)、在臨床疾病治療中,降低了由于手術刀具鋒利度不夠而產生的手術風險以及手術難度,提高了手術的成功率,大大降低了因手術刀具對病患傷口處的恢復進程的影響;
2)、第二刀刃和第三刀刃雙面設置,增加了手術刀具的使用壽命,降低了手術成本;
3)、降低了醫生手術難度,將手術風險大大降低,降低了手術操作難度。
本發明結構簡單,提高了刀具的使用壽命,降低了操作難度,有助于提高手術的成功率,有助于患者的組織切口高效、高質的愈合,解決刀具切割穿刺方向單一的問題,增加刀具穿刺、切割鋒利度和穩定性,并提高了刀具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
圖1為本發明的主視圖;
圖2為本發明的側視圖;
圖3為圖1中A-A處的剖視圖;
圖4為圖3中的局部放大圖;
圖5為現有技術中手術刀具的剖視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谷田(蕪湖)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谷田(蕪湖)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3916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太陽能漂浮噴泉燈
- 下一篇:一種汽輪機汽壓隨動開閉式軸向減壓汽封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