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指紋識別模組、顯示裝置、電子設備及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2110437526.6 | 申請日: | 2021-04-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43756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3-14 |
| 發(fā)明(設計)人: | 張千;范家豪;胡瀟然;向勇;薛衛(wèi)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電子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V40/13 | 分類號: | G06V40/13;H10K59/4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智享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361 | 代理人: | 藺顯俊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指紋識別 模組 顯示裝置 電子設備 制備 方法 | ||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指紋識別模組、顯示裝置、電子設備及制備方法,指紋識別模組包括發(fā)光層和透明接收層。透明接收層用于接收反射光線并轉換為包含光學指紋信息的電信號。透明接收層集成于發(fā)光層的發(fā)光側或集成于發(fā)光層的內部。其縮短了反射光線到達透明接收層的路程,有助于進一步提高指紋識別模組的靈敏度。顯示裝置和電子設備提供了指紋識別模組的具體應用方式。制備方法將接收層和發(fā)光層集成為一體進行制備,從而使得制備的指紋識別模組結構更為緊湊,且工藝簡單,成本低,適于指紋識別模組高質量和大批量生產制備。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顯示觸控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指紋識別模組、顯示裝置、電子設備及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設備的飛速發(fā)展,為了追求更大尺寸的屏幕及更高的屏占比,傳統的前置、后置或側面指紋識別模塊已經逐漸被屏下指紋識別所取代,屏下指紋識別技術的發(fā)展極大改善了消費者的觸控體驗。屏下指紋識別指將指紋識別模塊設置于設備顯示屏的背面也即非顯示面的一面,進而進行指紋識別,現有的屏下指紋識別主要包括電容式、超聲波式及光學式三種。
但是,現有的屏下指紋識別技術識別靈敏度較低,經常出現識別失靈的情況。
發(fā)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的屏下指紋識別技術存在的識別靈敏度低的技術問題,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指紋識別模組、顯示裝置、電子設備及制備方法。
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提供一種指紋識別模組,其包括:發(fā)光層,用于發(fā)出光線;
透明接收層,用于接收反射光線并轉換為包含光學指紋信息的電信號,所述反射光線為光線被指紋表面反射后產生的反射光;
其中,發(fā)光層包括順次層疊設置的透明層、發(fā)光單元及基板層,所述透明接收層集成于所述發(fā)光單元之間;所述透明接收層包括間隔設置的透明接收單元,所述透明接收單元包括透明電極元件和透明光敏元件;
所述透明接收單元和所述發(fā)光單元均集成于所述基板層的同一表面,且二者呈交替分布;所述透明接收單元的厚度與所述發(fā)光單元的厚度相同;所述基板層開設有電極槽,所述透明電極元件容置于所述電極槽中,所述電極槽的深度與所述透明電極元件的厚度相同;所述透明光敏元件設于所述透明電極元件遠離所述基板層的一側。
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提供一種指紋識別模組,其包括:發(fā)光層,用于發(fā)出光線;
透明接收層,用于接收反射光線并轉換為包含光學指紋信息的電信號,所述反射光線為光線被指紋表面反射后產生的反射光;
其中,所述發(fā)光層包括順次層疊設置的透明層、發(fā)光單元及基板層,其中所述透明接收層集成于所述透明層遠離所述發(fā)光單元的一側;所述透明接收層包括透明感光層,所述透明感光層包括透明電極層和透明光敏層;所述透明電極層設置為一層,通過分割、刻蝕成正電極和負電極,所述透明光敏層設于所述透明電極層靠近所述反射光線的一側。
優(yōu)選地,所述透明接收層還包括第一透光層,所述透明感光層設于所述第一透光層和所述透明層之間。
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透光層設置有用于所述透明電極層安裝的電極槽。
優(yōu)選地,透明光敏層由多個間隔設置的透明光敏元件組成。
一種顯示裝置,其包括上述的指紋識別模組。
一種電子設備,其包括上述的指紋識別模組或包括上述的顯示裝置。
一種指紋識別模組的制備方法,其包括:A1、提供一第二透光層作為基板,在第二透光層上依次形成透明電極層、透明光敏層;
A2、以第二透光層為基板,在透明光敏層之間制備發(fā)光單元,再在透明光敏層和發(fā)光單元上形成第一透光層;
其中,第二透光層、透明電極層、透明光敏層構成透明接收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電子科技大學,未經電子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3752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穿刺針的進針裝置
- 下一篇:一種基于雙路激光的變電站機器人室內導航定位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