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消減群樁擠土效應的施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436795.0 | 申請日: | 2021-04-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0702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13 |
| 發明(設計)人: | 馬兵兵;王曉明;馬柱銀;謝晴;孫祎;湯家豪;瞿杰慧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南匯水利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31/10 | 分類號: | E02D31/10;E02D31/08;E02D27/16;E02D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 地址: | 201399 上海市浦東***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消減 群樁擠土 效應 施工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管樁施工方法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消減群樁擠土效應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步驟1、在群樁施工區域與外部建筑物區域之間測定隔離溝和鋼板樁的位置;步驟2、將鋼板樁打設在地面中;步驟3、開挖隔離溝;步驟4、在隔離溝的底部鉆設多個應力釋放孔,并向每個應力釋放孔中沉放隔振組件;步驟5、對群樁施工區域進行施工。本發明通過隔離溝有效減弱管樁靜壓沉樁引發的振動波傳遞和地表隆起;通過應力釋放孔與隔振組件相配合隔斷管樁沉樁引發的周邊軟土振動和觸變,減少軟土水平和豎向位移,并將軟土中產生的超孔隙水壓力排出;且鋼板樁能夠對應力釋放孔剩余的振動進行阻斷及振動波的折射返回,保護敏感性建筑物體。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管樁施工方法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消減群樁擠土效應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在目前的建筑土木工程等基礎設施建設中,預應力高強度混凝土管樁(PHC管樁)在建筑地基處理中得到廣泛地應用,該樁型具有工程造價低、成樁效率高、施工噪聲小和無泥漿環境污染等特點。但在沿海軟土地基中,由于軟土具有高壓縮性、低滲透性、高觸變性和流動性等特性,PHC管樁在軟土地基沉樁時,由于管樁四周的土體擾動、土體移動破壞、周圍土體隆起和土中孔隙水壓力增大的程度均超過正常土層,且沉樁后土體中的孔隙水壓力會逐漸消減、重塑、土體再次固結,產生明顯的擠土效應;尤其是在群樁施工中擠土效應更加明顯,對周圍建構筑物影響更加顯著。因此需要采用一定的施工措施和方法消減群樁沉樁時產生的擠土效應,減小對周圍建筑物造成的影響。
一般傳統的減少沉樁擠土效應傳統方法為合理安排沉樁順序、控制沉樁速率、設防擠溝和常規預鉆孔等措施減少沉樁引發的土中應力。但對于高含水率、高觸變性和流動性的軟土地基這種處理措施效果不理想,因沉樁引發軟土中土壓力和超孔隙水壓力增加、消散不及時,土體發生蠕變,進而導致沉樁周邊土體產生豎向隆起和水平位移。因此,需要優化傳統方法,消減群樁沉樁時的擠土效應,對一些敏感性的建筑物體,例如大口徑出水管等進行保護。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消減群樁擠土效應的施工方法,消減群樁沉樁時的擠土效應,對一些敏感性的建筑物體,例如大口徑出水管等進行保護。
為實現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消減群樁擠土效應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在群樁施工區域與外部建筑物區域之間測定隔離溝和鋼板樁的位置,所述鋼板樁的一側面朝向所述外部建筑物區域,另一側面朝向所述群樁施工區域,所述隔離溝設于所述鋼板樁與所述群樁施工區域之間;
步驟2、將所述鋼板樁打設在地面中;
步驟3、開挖所述隔離溝;
步驟4、在所述隔離溝的底部鉆設多個應力釋放孔,并向每個所述應力釋放孔(3)中沉放隔振組件;
步驟5、對所述群樁施工區域進行施工。
進一步地,步驟2中的所述鋼板樁上間隔設置有多個凹槽,所述凹槽沿垂直于地面的方向延伸。
進一步地,所述鋼板樁為U型鋼板樁。
進一步地,在步驟3和步驟4之間還包括:
步驟M、圍設所述隔離溝的防水結構。
進一步地,步驟M中的所述防水結構包括擋水土埂和截水溝,所述擋水土埂圍設于所述隔離溝外,所述截水溝圍設于所述擋水土埂的四周。
進一步地,所述隔離溝呈倒梯形。
進一步地,在步驟4中,在所述隔離溝的底部鉆設多個應力釋放孔,并向每個所述應力釋放孔中沉放隔振組件的步驟如下:
步驟4.1、在所述隔離溝的底部測定所述應力釋放孔的位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南匯水利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南匯水利市政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3679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