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循環式室內烘干除濕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435087.5 | 申請日: | 2021-04-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9143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09 |
| 發明(設計)人: | 鄭忠孝;童風喜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山市愛美泰電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6B15/10 | 分類號: | F26B15/10;F26B21/00;F26B21/08;F26B21/02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劉克豹 |
| 地址: | 528429 廣東省中山市黃***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循環 室內 烘干 除濕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循環式室內烘干除濕系統,包括烘室、散熱器、換熱器、第一循環風扇、冷卻塔、熱泵蒸發器、第一熱泵冷凝器、第二熱泵冷凝器、切換閥、第二循環風扇和加熱器。通過本方案,使天氣在不斷變化的過程中,也能充分的對烘室進行烘干除濕,不會受限于天氣溫度的限制,并使烘室內溫度得到保持。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烘干領域,特別是一種循環式室內烘干除濕系統。
背景技術
在現有烘干領域中,對室內加熱一般采用燃油、燃煤、蒸汽鍋爐、純電或者工業廢熱等方式,將室內加熱從而對物品進行烘干從而將水分蒸發至空氣中,然后通過冷卻塔將空氣中的水分除去,但是這種方式,冷卻塔對室內空氣除水的效率依賴于空氣溫度,當遇上極端天氣時,除水效果會大幅度降低,且對室內加熱的過程會消耗大量的能源,同時,冷卻塔除濕過程中對冷卻塔水源消耗也非常大。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以在各種環境下對室內進行充分冷卻烘干的循環式室內烘干除濕系統,同時減少冷卻水源的消耗。
本發明為解決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循環式室內烘干除濕系統,包括:
烘室;
散熱器,所述散熱器設置于所述烘室內,所述散熱器后端連接有位于烘室外的換熱器;
第一循環風扇,所述第一循環風扇位于散熱器前方;
冷卻塔,所述冷卻塔設置于烘室外部,所述冷卻塔上連接有位于烘室內的表冷器;
熱泵蒸發器,所述熱泵蒸發器設置于烘室內并位于表冷器前端,所述熱泵蒸發器通過一切換閥連接有位于烘室內并位于熱泵蒸發器后端的第一熱泵冷凝器和位于烘室外的第二熱泵冷凝器;
第二循環風扇,所述第二循環風扇位于熱泵蒸發器前端;
加熱器,所述加熱器設置于熱泵蒸發器的前端。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熱泵冷凝器位于熱泵蒸發器與第二循環風扇之間。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散熱器為熱水散熱器,所述換熱器為汽-水換熱器。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循環風扇和第二循環風扇齊平設置于烘室的一側。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烘室內并列設置有至少一道傳送帶。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換熱器可以與現有的一些廢汽廢水相連通,從而將其中的余熱吸收,然后通過散熱器發散至烘室內,通過第一循環風扇和第二循環風扇,使室內產生兩道循環氣流,其中一道氣流經過散熱器從而加熱空氣將室內升溫,進而對物品進行加熱烘干,烘干產生的水汽散發至空氣中,然后沿另一道氣流流經至表冷器,從而被冷凝降溫,進而將其中的水汽冷凝去除,當室外氣溫較高,導致冷卻塔冷卻能效不足時,開啟熱泵蒸發器,使水汽在經過表冷器的同時還會經過熱泵蒸發器,從而進一步補足溫降,保證能將空氣中的水汽冷卻析出,熱泵蒸發器通過一切換閥連接有位于烘室內并位于熱泵蒸發器后端的第一熱泵冷凝器和位于烘室外的第二熱泵冷凝器,當室內熱能不足的情況,使熱泵蒸發器與第一熱泵冷凝器相連通,從而使熱泵蒸發器吸收的熱量會留存在室內并對冷卻后的空氣進行初步加熱,從而變成高溫低濕的熱空氣送回烘室,當室內熱能過剩時,則使熱泵蒸發器與第二熱泵冷凝器相連通,使熱泵蒸發器吸收的熱量會被排放至室外。當天氣非常寒冷時,烘室內的空氣被冷卻除水后,冷卻后的空氣溫度非常低,此時不需要開啟熱泵蒸發器也能保證足夠低的溫度對空氣進行除水,同時為了補足烘室內的溫度,開啟加熱器,從而對除水后的冷空氣進行加熱,最終變成高溫低濕的熱空氣送回烘室內,從而防止烘室內溫度下降,通過這種方式,使天氣在不斷變化的過程中,也能充分的對室內進行烘干除濕,不會受限于天氣溫度的限制,并使烘室內溫度得到保持,而且通過額外設置的熱泵蒸發器系統,也可以降低冷卻塔中水源的消耗量。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山市愛美泰電器有限公司,未經中山市愛美泰電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3508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