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面向金屬-有機框架材料可控顆粒尺寸的連續流合成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434032.2 | 申請日: | 2021-04-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51441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19 |
| 發明(設計)人: | 胡鳴;李昱岑;夏玲玲;李文博;儲蔚;程亞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東師范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21/33 | 分類號: | G01N21/33;G01N1/28;G01B1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藍迪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15 | 代理人: | 徐筱梅;張翔 |
| 地址: | 200241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面向 金屬 有機 框架 材料 可控 顆粒 尺寸 連續流 合成 方法 | ||
1.一種面向金屬-有機框架材料可控顆粒尺寸的連續流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以下具體步驟:
步驟1:金屬-有機框架顆粒的選取
選取有具體形貌的金屬-有機框架顆粒作為目標產物;
所述具體形貌為:立方體,正八面體,菱形十二面體,球形,片狀正方形,片狀三角形中的一種;
所述金屬-有機框架顆粒為:沸石咪唑酯骨架結構材料、普魯士藍類晶體、HKUST-1、MOF-5、Cu-BTC、Cu-BDC、MIL-101(Fe)、MIL-101(Ti)或Cu-HHB;
所述沸石咪唑酯骨架結構材料具體為ZIF-67 或ZIF-8;
所述普魯士藍類晶體的分子通式為AaMIbMIIc[MIII(CN)6]d·nH2O;其中,A為堿金屬元素、氫離子或者銨根離子;MI、MII、MIII為相同或不同的過渡金屬元素;a、b、c、d為[0,2]內的數值;n為[0,20]內的數值;所述堿金屬元素為Li、Na、K、Rb或Cs;所述過渡金屬元素為Fe、Co、Ni、Mn、Ti、Zn、Cr、Cu或In;
步驟2:標準曲線的建立
用容器配制步驟1所選某種金屬-有機框架顆粒的原料溶液和尺寸控制劑,通過原料溶液與不同量的尺寸控制劑的混合,合成出不同尺寸的所選金屬-有機框架顆粒;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分別測量不同尺寸的金屬-有機框架顆粒對應的紫外-可見吸收光譜,將尺寸與吸收光譜峰值進行線性擬合,得到標準曲線;
步驟3:金屬-有機框架顆粒的連續流合成
配制與步驟2相同的金屬-有機框架顆粒原料溶液和尺寸控制劑,利用泵和管道將原料溶液和尺寸控制劑進行循環混合,原料溶液和尺寸控制劑的體積比為50~ 1: 1 ~ 50,流速為1~200mL/min;
所述泵為可帶動液體流動的離心泵、混流泵、軸流泵、旋渦泵、活塞泵、柱塞泵、隔膜泵、齒輪泵、螺桿泵、劃片泵、噴射泵、水錘泵、注射泵或蠕動泵;
所述管道為能承載液體流動的硅膠管道、乳膠管道、PVC管道、BPT管道、鐵管道、銅管道、鈦管道或PTFE管道;
所述循環混合為手動控制或自動控制;
步驟4:合成中的尺寸檢測
在循環混合過程中,每5分鐘抽取0.5 mL樣品溶液進行稀釋,再進行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的檢測,并利用步驟2標準曲線確定對應的金屬-有機框架顆粒的尺寸;
所述循環混合為手動控制或自動控制;
步驟5:樣品的收集與驗證
當檢測到樣品生長尺寸為所需尺寸時,利用泵將樣品抽出,再利用溶劑進行清洗并離心收集;并用電子顯微鏡驗證顆粒尺寸;制得所需尺寸的目標產物即有具體形貌的金屬-有機框架顆粒。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東師范大學,未經華東師范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34032.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