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水利工程用具有分離作用的清淤頭及其清淤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110433145.0 | 申請日: | 2021-04-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20215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03 |
| 發(fā)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fā)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偉 |
| 主分類號: | E02F3/88 | 分類號: | E02F3/88;E02F3/94;E02F5/2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000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水利工程 用具 分離 作用 清淤 及其 方法 | ||
本發(fā)明涉及水利工程技術領域,且公開了一種水利工程用具有分離作用的清淤頭,包括帶有行走結構的分離箱以及連接清淤泵的吸淤罩和輸出頭,所述分離箱內設有分離腔和沉淀腔。利用質量越大慣性越大的原理,將淤泥中的成分進行分離,質量較大的石塊直接沉底,而由于有機成分和無機成分的密度、質量以及沉降速率有較大的差異,在沉淀腔內實現進一步的沉降分離,實現簡單的分離和分類,為后續(xù)進一步的人工清撿提供方便,減少工作量,其次,由于直接在水底進行了分離,實際提升至水面上的質量大大下降,降低了對清淤泵的功率要求,降低設備成本,同時大質量和堅硬的物體留在水下,對輸送管道的沖擊力大大減少,提高了輸送管道的使用壽命。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水利工程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水利工程用具有分離作用的清淤頭及其清淤方法。
背景技術
淤積己會影響到防洪、排澇、灌溉、供水、通航等各項功能的正常發(fā)揮,為恢復水域正常功能,促進經濟社會的快速持續(xù)發(fā)展,需要定期對水域進行清淤作業(yè),清淤作業(yè)一般包括吸淤、清理渣土(含垃圾、石塊)、運輸等步驟。
對于大型的水域,一般需要用到運輸船和大型清淤裝置,并且通常簡單地將位于水域底部的待清出的物質清出,再將這些清出的物質傳送到預定的地方,從而完成清淤操作。但是,通常并不提供裝置將清淤裝置清出的物質進行分離或歸類,或者簡單的按照輕重將其簡單的分類,而通常情況下,淤泥成分復雜,一些成分具有回收價值,一些成分沒有運走的必要,因此,對其進行進一步的分離操作是非常有用的且是必要的。
其次,將水底的淤泥吸至船艙需要大功率的吸淤泵,使用成本較高,并且又由于淤泥中含有較多的石塊,在輸送管道中流動時會對管道造成較大的傷害,降低其使用壽命。
發(fā)明內容
針對上述背景技術的不足,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水利工程用具有分離作用的清淤頭及其清淤方法的技術方案,具有分離歸類效果好、功率小和對管道傷害小等優(yōu)點,解決了背景技術提出的問題。
本發(fā)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具有分離作用的清淤頭,包括帶有行走結構的分離箱以及連接清淤泵的吸淤罩和輸出頭,所述分離箱內設有分離腔和沉淀腔,所述沉淀腔與輸出頭連通,所述分離腔為喇叭形,所述沉淀腔包裹分離腔,所述沉淀腔和分離腔之間通過多個吸流口連通,所述吸流口的高度逐步降低,相鄰的兩個吸流口對應的裝配角度不相同,所述分離腔的頂部通過加速管與吸淤罩連通,所述加速管和分離腔之間設有減速腔,所述沉淀腔的底部設有吸污頭,所述吸污頭連通與水面上的吸污泵,所述分離腔的底部設有收集腔。
優(yōu)選的,所述沉淀腔的底部連通有射流噴管,所述射流噴管設有吸淤罩上,所述射流噴管與分離腔之間設有射流泵,所述吸流口呈螺旋向下分布。
優(yōu)選的,所述沉底盒包括底蓋,所述底蓋與分離腔的流出口適配實現封閉,所述分離腔的底部設有半圓形的半圓槽和豎直的限位槽,所述分離腔的兩側通過彈力伸縮桿連接有轉軸,所述轉軸與底蓋固定連接,所述轉軸固定連接有與半圓槽匹配的旋轉塊,所述旋轉塊上設有與限位槽適配的限位板,所述收集腔的上部設有流出孔。
優(yōu)選的,所述分離腔的內壁設有豎向的弧形槽,所述弧形槽順著旋流的一側設有滑板,所述吸流口設于滑板的一側。
優(yōu)選的,所述吸流口設于滑板與弧形槽的交界,且弧形槽的進入口朝弧形槽的內壁傾斜。
一種使用上述任一個具有分離作用的清淤頭的使用方法,包括步驟:
S1:確定清淤范圍和移動路徑,將該清淤頭放入水底;
S2:開啟射流泵,同時開啟與輸出頭連接的清淤泵,將吸取的淤泥裝填入艙內;
S3:定時開啟與吸污頭連接的吸污泵,將沉淀腔中沉積的污泥吸取的另一艙內,控制該清淤頭按預定路線移動;
S4:吸完一預取后,將淤泥運輸到指定位置,重復步驟S1-S3,直至水域清淤完畢。
本發(fā)明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偉,未經陳偉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3314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