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濾袋濕式除塵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433143.1 | 申請日: | 2021-04-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3427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20 |
| 發明(設計)人: | 張匯川;錢世崇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首鋼國際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50/00 | 分類號: | B01D50/00;B01D47/06;B01D46/02;B01D46/04;B01D4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沛德權律師事務所 11302 | 代理人: | 馬苗苗 |
| 地址: | 100043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濾袋濕式 除塵 系統 | ||
本發明屬于煙氣處理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濾袋濕式除塵系統,由于其包括殼體、除塵裝置、排污裝置、水噴淋裝置,除塵裝置中按由下到上的順序依次為濾袋、花板、進水機構、擋水板,花板底部設有多個安裝孔,每個安裝孔對應安裝一個濾袋,濾袋與安裝孔之間存在縫隙;水噴淋裝置包括依次連通的第一噴淋水管、水箱、第二噴淋水管,噴淋水機構,噴淋水機構在殼體內側,并且在進風口和除塵裝置之間。本發明所提供的一種濾袋濕式除塵系統,采用水噴淋裝置和濾袋相結合的耦合過濾凈化技術,既滿足了超低排放要求又降低了耗水量,有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環保效益。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煙氣處理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濾袋濕式除塵系統。
背景技術
工業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含水煙塵,無法采用干法除塵技術,目前采用較多的主要有三種濕式除塵技術:
第一種是采用常規濕式除塵技術,常規濕式除塵器主要有噴淋塔除塵器、沖激式除塵器、泡沫除塵器、水浴除塵器等,除塵效率一般在70%-90%之間,處理后排放濃度一般能達到80-100mg/Nm3,無法滿足超低排放要求;
第二種是采用水噴淋預除塵+濕法電除塵技術,這種技術處理后粉塵排放濃度一般能達到≤10mg/Nm3,但由于該技術存在處理流程長、控制復雜、排放指標不穩定、耗水量大和一次投資高等缺陷,應用場合不多;
第三種是采用雙級水浴絲網濕式除塵技術,這種技術處理后粉塵排放濃度一般在20-30mg/Nm3之間,如果要滿足≤10mg/Nm3的超低排放要求,可以采用加大噴淋水量和降低金屬絲網的過濾風速來實現,這樣設備需要的新水用量較大,而且由于金屬絲網采用的是方形折疊袋式形狀,布置過濾單元的數量受限,設備需要的外形尺寸較大,設備的一次投資也較高;目前在生石灰消化含水煙塵治理領域,已有一些能滿足超低排放要求的成功案例。因此,在目前要滿足粉塵超低排放要求的情況下,雙級水浴絲網濕式除塵技術應用場合相對較多,但是依然存在用水量大、過濾風速高和排放指標不穩定等缺陷。
綜上所述,現有技術的濕式除塵技術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無法滿足粉塵超低排放以及用水量大。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濾袋濕式除塵系統,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無法滿足超低排放以及用水量大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濾袋濕式除塵系統,所述系統包括:
殼體,所述殼體的一邊外側設有進風口,所述殼體的另一邊外側設有出風口,所述出風口在所述進風口上方;
除塵裝置,所述除塵裝置設置在所述進風口和所述出風口之間,所述除塵裝置設置在所述殼體內部,所述除塵裝置中按由下到上的順序依次為噴淋水機構、濾袋、花板、進水機構、擋水板,所述花板底部設有多個安裝孔,每個所述安裝孔對應安裝一個所述濾袋,所述濾袋與所述安裝孔之間存在縫隙;
排污裝置,所述排污系統包括灰斗以及排污閥,所述灰斗設置在所述殼體底部,所述排污閥設置在所述灰斗的出灰口,所述灰斗所述殼體連通;
水噴淋裝置,所述水噴淋裝置包括依次連通的第一噴淋水管、水箱、第二噴淋水管以及噴淋水機構,所述第一噴淋水管與所述灰斗連通,所述水箱中設有自循環潛污泵,所述第二噴淋水管與所述噴淋水機構的一端相連,所述噴淋水機構的另一端設置在所述殼體內側,所述噴淋水機構設置在所述進風口和所述除塵裝置之間。
進一步地,所述花板底部設有三個安裝孔。
進一步地,所述殼體底部設有兩個支腿,所述兩個支腿分別設置在所述灰斗兩側。
進一步地,每個所述安裝孔的兩側均設置有短管,所述濾袋的袋口兩側均設置有支撐掛鉤,每個所述支撐掛鉤均倒扣在同側對應的短管上,每個所述支撐掛鉤與同側對應的短管之間均留有縫隙。
進一步地,所述濾袋的底部過濾面為弧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首鋼國際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北京首鋼國際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3314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