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人工肝的生物反應器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433009.1 | 申請日: | 2021-04-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8145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30 |
| 發明(設計)人: | 許少鋒;朱橋輝;張學昌;吳堯鋒;何平;王向垟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大寧波理工學院 |
| 主分類號: | A61M1/18 | 分類號: | A61M1/18;A61M1/36 |
| 代理公司: | 寧波市海曙鈞泰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81 | 代理人: | 代忠炯 |
| 地址: | 315100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人工 生物反應器 | ||
1.一種人工肝的生物反應器,包括由兩端的蓋密封的圓形筒,圓形筒內中央有若干根用中空纖維膜制作的中空纖維管,中空纖維管與管外的周邊間隙構成血液和營養液進行徑向物質交換的場所;進血液管連通所有中空纖維管的一端,出血液管連通所有中空纖維管的另一端,營養液進口管和營養液出口管連通周邊間隙,其特征在于:蓋與圓形筒均為絕緣材料制作,圓形筒的內壁上固定有多根第一棒式電極,若干根中空纖維管的中心固定有至少一根第二棒式電極,第一棒式電極的一端與電池的負極電連接,第二棒式電極的一端與電池的正極電連接,第一棒式電極沿圓形筒的內壁圓周均勻分布,使第一棒式電極與第二棒式電極之間形成徑向均勻輻射的電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肝的生物反應器,其特征在于:圓形筒為圓形玻璃筒;第二棒式電極為一根;第一棒式電極的兩端均伸出圓形玻璃筒的兩端,第二棒式電極的兩端均伸出圓形玻璃筒的兩端。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肝的生物反應器,其特征在于:第一棒式電極、第二棒式電極與所有的中空纖維管均平行設置。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人工肝的生物反應器,其特征在于:圓形玻璃筒的內壁上有多個用于嵌合第一棒式電極的徑向弧形凹槽,徑向弧形凹槽的內側的缺口寬度尺寸小于第一棒式電極的直徑尺寸。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人工肝的生物反應器,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圓餅形血液入口分配器;所述的兩端的蓋為一端的第一端蓋和過渡端蓋、另一端的第二端蓋;圓餅形血液入口分配器上的進血液管穿過過渡端蓋的中心孔和第一端蓋的中心孔外伸,進血液管經圓餅形血液入口分配器內的若干通道、圓餅形血液入口分配器底端的若干個第一孔與所有中空纖維管的一端連通;過渡端蓋上有多個穿第一棒式電極的一端的第一通孔;第一端蓋的內端面有多個容置第一棒式電極的一端的第一盲孔;第一端蓋上有容置電池的電池盒,電池的負極經固定于第一端蓋內端面的一字形硬質導線、帶缺口的圓環形硬質導線及多根放射狀硬質導線的端頭與每根第一棒式電極的一端電連接,電池的正極經固定于第一端蓋內側面的匚字形硬質導線和設于進血液管管壁上的導電結構與位于進血液管管內的第二棒式電極的一端電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人工肝的生物反應器,其特征在于:圓餅形血液入口分配器的每個第一孔的圓周與每根中空纖維管一端的圓周一一對應密封,過渡端蓋底面的外圓周與圓形玻璃筒的頂端面密封,第一端蓋底面外圓周與過渡端蓋頂面的外圓周密封。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人工肝的生物反應器,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圓餅形血液出口收集器,圓餅形血液出口收集器上的出血液管穿過第二端蓋的中心孔外伸,出血液管經圓餅形血液出口收集器內的若干通道、圓餅形血液出口收集器頂端的若干個第二孔與所有中空纖維管的另一端連通;第二端蓋的內端面有多個容置第一棒式電極的另一端的第二盲孔。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人工肝的生物反應器,其特征在于:圓餅形血液出口收集器的每個第二孔的圓周與每根中空纖維管另一端的圓周一一對應密封,第二端蓋頂面外圓周與圓形玻璃筒的底端面密封。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肝的生物反應器,其特征在于:第一棒式電極的直徑小于第二棒式電極的直徑。
10.根據權利要求6或8所述的人工肝的生物反應器,其特征在于:第一棒式電極與弧形徑向凹槽采用導電環氧樹脂固定;若干根中空纖維管的兩端采用導電環氧樹脂固定成由多個圓構成的圓柱形濾芯;所述的密封均采用導電環氧樹脂密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大寧波理工學院,未經浙大寧波理工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33009.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高效攪拌的炒制釜
- 下一篇:一種基于照片組的電子聲像類文件管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