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植物源緩釋防蚊微膠囊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432899.4 | 申請日: | 2021-04-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7475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27 |
| 發明(設計)人: | 蔣浩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通欣頤家紡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6M23/12 | 分類號: | D06M23/12;D06M1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60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植物 源緩釋防蚊 微膠囊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植物源緩釋防蚊微膠囊的制備方法,涉及功能性面料生產技術領域,具體為S1、植物源防蚊有效成分提取;S2、防蚊微膠囊制備。該植物源緩釋防蚊微膠囊的制備方法,目前市面上防蚊紡織品采用的大部分為合成的防蚊試劑,蚊蟲對合成防蚊試劑有耐藥性,且合成防蚊試劑對人體有害,因此本發明選用天然植物中防蚊有效成分進行微膠囊包覆,制得植物源緩釋防蚊微膠囊,使其獲得了生態防蚊、緩釋效果等功能性,適合于嬰幼兒及特殊人群的高端防蚊服裝。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功能性面料生產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植物源緩釋防蚊微膠囊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蚊蟲的叮咬給人們的生活造成了嚴重的干擾,并且多種疾病通過蚊蟲傳播,如瘧疾、登革熱、黃熱病、絲蟲病等,在亞洲、非洲和美洲每年因蚊蟲叮咬二感染瘧疾死亡的人數超過100萬。因此蚊蟲防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防蚊蟲紡織品的研究從未停止,但目前這一領域的研究成果相對較少,仍需進一步的研究。使用化學合成殺蟲劑會產生環境污染,致使環境友好型的植物防治手段成為人們的不二選擇。天然驅避劑一般以植物源趨避劑為主,主要來源于植物的根、莖、葉、花等,多為萜類的酯類、醇類和酮類等。
市場上的許多精油對蚊蟲有驅殺和抑制生長發育作用,特別是香茅精油已成為當前尤為成功的商品化驅避劑。盡管對織物直接使用香茅精油整理也能達到驅蚊目的,但很難達到持久穩定的驅蚊效果的缺點。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植物源緩釋防蚊微膠囊的制備方法,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許多精油對蚊蟲有驅殺和抑制生長發育作用,特別是香茅精油已成為當前尤為成功的商品化驅避劑。盡管對織物直接使用香茅精油整理也能達到驅蚊目的,但很難達到持久穩定的驅蚊效果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植物源緩釋防蚊微膠囊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植物源防蚊有效成分提取;
S2、防蚊微膠囊制備;
優選的,所述所述一種植物源緩釋防蚊微膠囊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具體步驟;
S1、植物源防蚊有效成分提取;
防蚊有效成分薄荷提取物:沙姜油提取物:赤桉提取物通過超聲波提取制得;
S2、防蚊微膠囊制備;
將薄荷提取物:沙姜油提取物:赤桉提取物與環己烷進行混合,并逐步加入乳化劑、1%濃度的PVA和蒸餾水,低速攪拌均勻作為連續相。均勻轉速下,逐漸將分散相加入連續相中,滴加完成后調節至最高攪拌速率,10-20min后得到穩定的o/w乳化液。將配置好的乙二胺水溶液對苯二甲酰氯和乙二胺,緩慢加入到o/w乳化液中,攪拌0.5-1h后得到薄荷/沙姜油/赤桉微膠囊的溶液。將防蚊微膠囊溶液冷凍干燥后制得微膠囊粉。
優選的,所述S1植物源防蚊有效成分提取過程中薄荷提取物:沙姜油提取物:赤桉提取物的質量比為1:1-2:1-3,物料比:1:10-30。
優選的,所述S1植物源防蚊有效成分提取過程中超聲溫度為20-50℃,超聲時間為20-60min。
優選的,所述S2防蚊微膠囊制備過程中的薄荷提取物:沙姜油提取物:赤桉提取物的質量比為1:1-2:1-3,環己烷的體積比為1:1-3。
優選的,所述S2防蚊微膠囊制備過程中的乙二胺水溶液濃度為2%,對苯二甲酰氯和乙二胺配比為1:1-4。
優選的,所述S2防蚊微膠囊制備過程中的防蚊微膠囊溶液冷凍干燥時間為72-96h。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植物源緩釋防蚊微膠囊的制備方法,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通欣頤家紡有限公司,未經南通欣頤家紡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3289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