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瀝青存儲裝置及其存儲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432812.3 | 申請日: | 2021-04-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8307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09 |
| 發明(設計)人: | 張永霞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永霞 |
| 主分類號: | B01F7/18 | 分類號: | B01F7/18;B01F15/00;B01F15/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000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瀝青 存儲 裝置 及其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瀝青存儲裝置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瀝青存儲裝置及其存儲方法,包括第一罐體、第二罐體和罐體內膽,第一罐體的內側壁通過多個第一連接塊與第二罐體外側壁連接,第一罐體和第二罐體的中間填充有保溫棉,罐體內膽的外側壁通過多個第二連接塊與第二罐體的內側壁固定連接,罐體內膽的頂端與第二罐體的內部的頂端固定連接,罐體內膽的外側壁的底側和底端均安裝有第一螺旋加熱管,罐體內膽的外側壁的中間位置安裝有第二螺旋加熱管,罐體內膽的外側壁的上側安裝有第三螺旋加熱管;其能夠對瀝青進行快速加熱,能夠減少瀝青溫度降低的速度,能夠節約電能,提高其使用的節能環保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瀝青存儲裝置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瀝青存儲裝置及其存儲方法。
背景技術
瀝青主要可分為煤焦瀝青、石油瀝青和天然瀝青三種,主要用于道路的建設,和道路的修補。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瀝青的需求量逐漸的增加,儲存瀝青的裝置隨著社會的發展不停的改進。而現在瀝青普遍存儲于大型的儲存罐中,當時用時通過加熱的方式,讓瀝青具有一定流動性,在從瀝青存儲裝置導出來使用。
經檢索,中國專利號為CN208616575U的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瀝青存儲裝置,包括瀝青罐外殼,所述瀝青罐外殼的外部設置有支撐柱;其在使用時,通過氣壓泵給瀝青罐內膽增加氣壓,提高了瀝青的排出效率。
上述中的現有技術方案中仍存在以下缺陷:其通過螺旋電熱絲對瀝青進行加熱,其先對瀝青罐內膽內瀝青的邊緣處進行加熱,中間部位的受熱較慢,導致中間的瀝青的流動性較差,不便于內部的瀝青排出,當瀝青排出逐漸減少時,瀝青罐內膽上部分沒有瀝青,其依然對瀝青罐內膽上側進行加熱,從而造成電能浪費,又例如現有技術中CN104984679A所公開的帶加熱功能的瀝青雙層攪拌桶僅僅在攪拌桶的底部進行瀝青加熱,加熱的均勻效果不佳,且加熱部件暴露在空氣中,導致熱量利用率低,電能消耗大。
發明內容
(一)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能夠對瀝青進行快速加熱,能夠減少瀝青溫度降低的速度,能夠節約電能,提高其使用的節能環保性的瀝青存儲裝置及其存儲方法。
(二)技術方案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瀝青存儲裝置,包括第一罐體、第二罐體和罐體內膽,所述第一罐體的內側壁通過多個第一連接塊與所述第二罐體外側壁連接,第一罐體和第二罐體的中間填充有保溫棉,所述罐體內膽的外側壁通過多個第二連接塊與第二罐體的內側壁固定連接,罐體內膽的頂端與第二罐體的內部的頂端固定連接,所述罐體內膽的外側壁的底側和底端均安裝有第一螺旋加熱管,罐體內膽的外側壁的中間位置安裝有第二螺旋加熱管,罐體內膽的外側壁的上側安裝有第三螺旋加熱管,第一螺旋加熱管、第二螺旋加熱管和第三螺旋加熱管的加熱功率依次減小,罐體內膽的左內側壁固定連接有三個液位傳感器,三個所述液位傳感器分別位于第一螺旋加熱管、第二螺旋加熱管和第三螺旋加熱管的底側,罐體內膽的右內側壁安裝有三個溫度傳感器,三個溫度傳感器的分別位于第一螺旋加熱管、第二螺旋加熱管和第三螺旋加熱管的中間位置,所述第一罐體的底端固定連接有與罐體內膽內部接通的排料管,排料管上安裝有閥門,所述第一罐體和第二罐體的頂端轉動連接有轉軸,轉軸的底端延伸至罐體內膽的內部底側,轉軸的外側壁的底側均勻固定連接有多個加熱板,轉軸的底端固定連接有加熱柱,加熱柱的底端延伸至排料管的內部,加熱柱的外側壁固定連接有多個導熱塊,第一罐體的頂端固定連接有四個支柱,四個支柱的頂端固定連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頂端內部安裝有電旋轉接頭,電旋轉接頭的底端與轉軸的頂端固定連接,電旋轉接頭與多個加熱板和加熱柱電性連接,轉軸的外側套設有第一齒輪,固定板的頂端的右側安裝有電機,電機的輸出軸延伸至固定板的下方且固定連接有第二齒輪,第二齒輪與第一齒輪相嚙合,第一罐體和第二罐體的頂端的左側連接有與罐體內膽的內部接通的加料管,加料管的頂端內側設置有圓槽,圓槽的內部放置有圓板,圓板的底端固定連接有隔熱柱,隔熱柱與加料管的內側壁滑動配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永霞,未經張永霞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3281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