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減震抗摔型智能手表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432557.2 | 申請日: | 2021-04-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9350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09 |
| 發明(設計)人: | 桂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三弟電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4B43/00 | 分類號: | G04B43/00;G04B47/00;G04B37/00;A44C5/00;A44C5/14;A44C5/2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蘭鋒盛世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504 | 代理人: | 羅炳鋒 |
| 地址: | 241000 ***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減震 抗摔型 智能 手表 | ||
1.一種減震抗摔型智能手表,包括智能手表本體(1)、安裝機構(2)和拆卸機構(3),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機構(2)包括有第一表帶(201)、第一魔術貼(202)、第一水洗棉(203)、第二表帶(204)、第二魔術貼(205)、第二水洗棉(206)、套圈(207)、扣緊件(208)、第三水洗棉(209)和金屬片(210),所述第一表帶(201)開設有扣緊孔,所述第一表帶(201)的背面與第一魔術貼(202)的一面粘接,所述第一魔術貼(202)的另一面與第一水洗棉(203)粘接;
所述拆卸機構(3)包括有固定針件(302)、滑塊(303)、第一彈簧(304)、抽桿(305)、卡塊(306)、第二彈簧(307)、防護殼(308)和硅膠墊(309),所述智能手表本體(1)開設有安裝槽(301),所述防護殼(308)固定安裝在智能手表本體(1)的正表面,所述硅膠墊(309)固定安裝在智能手表本體(1)的外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減震抗摔型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帶(204)的背面與第二魔術貼(205)的一面粘接,所述第二魔術貼(205)的另一面與第二水洗棉(206)粘接,所述第二表帶(204)的一端與扣緊件(208)固定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減震抗摔型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圈(207)活動套設在第二表帶(204)的外壁,所述智能手表本體(1)的背面開設有圓孔,所述圓孔的內壁與第三水洗棉(209)的外壁固定安裝,所述第三水洗棉(209)的內壁與金屬片(210)固定安裝。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減震抗摔型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帶(201)的一端活動套設在固定針件(302)的外壁,所述第二表帶(204)的另一端活動套設在另一個所述固定針件(302)的外壁。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減震抗摔型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針件(302)的一端的外壁與安裝槽(301)的內壁接觸,所述滑塊(303)的外壁與安裝槽(301)的內壁滑動連接,所述滑塊(303)的一側與固定針件(302)的一端接觸,所述滑塊(303)的另一側與第一彈簧(304)的一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彈簧(304)的另一端與安裝槽(301)的左側內壁固定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減震抗摔型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槽(301)的頂部開設有滑動腔,所述抽桿(305)貫穿智能手表本體(1)的頂部并延伸至滑動腔的內部與卡塊(306)的頂部固定連接,所述抽桿(305)與貫穿智能手表本體(1)的頂部所形成的通孔內壁活動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減震抗摔型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塊(306)的外壁與滑動腔的內壁滑動連接,所述卡塊(306)的底部貫穿固定針件(302)的頂部并延伸至固定針件(302)的底部下方,所述卡塊(306)的底部與貫穿固定針件(302)的頂部所形成的通孔內壁活動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減震抗摔型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彈簧(307)套設在抽桿(305)的外表面,所述第二彈簧(307)的頂端與滑動腔的頂部內壁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彈簧(307)的底端與卡塊(306)的頂部固定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三弟電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安徽三弟電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32557.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