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先張法預應力混凝土生產設施及操作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432222.0 | 申請日: | 2021-04-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276271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08 |
| 發明(設計)人: | 劉志恒;茅兵海;徐濤;葉朝輝;周啟南;姚娟;邸偉賓;楊凱;宋偉;任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交二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8B23/04 | 分類號: | B28B2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遠大卓悅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王瑩 |
| 地址: | 212004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先張法 預應力 混凝土 生產 設施 操作方法 | ||
1.先張法預應力混凝土生產設施,其特征在于,包括承力系統、放張系統和鋼絞線,所述承力系統上預埋鋼板牛腿用于對所述鋼絞線一端承力,所述放張系統通過滑輪組連接鋼絞線另一端的方式對所述鋼絞線進行放張;
所述承力系統包括一對臺座、混凝土地坪、鋼板牛腿和鋼墊板,一對臺座相對設置且分別連接至混凝土地坪的兩側,所述鋼板牛腿預埋于臺座上且沿臺座的寬度方向間隔設置多塊,位于張拉端的多塊鋼板牛腿的設置滿足恰好所述鋼絞線一一對應錯落穿過相鄰鋼板牛腿之間,位于張拉端的鋼板牛腿的外側焊接有鋼墊板,其上設置有多個圓孔,所述鋼絞線的一端恰好一一對應從多個圓孔中穿過并在鋼墊板外側通過套筒式錨具固定;
所述放張系統包括張拉鋼梁、鋼絲繩、動滑輪組、定滑輪組、鋼絲繩夾和穿心式千斤頂,所述鋼絞線的另一端錨固于張拉鋼梁的內側,動滑輪組設置于張拉鋼梁上,定滑輪組設置于放張端的鋼板牛腿上,所述鋼絲繩一端固定后再依次交叉纏繞于動滑輪組和定滑輪組的多個滑輪上,所述鋼絲繩纏繞后的另一端連接至穿心式千斤頂上,所述穿心式千斤頂固定于對應端的臺座上,所述鋼絲繩夾用于對鋼絲繩進行夾持固定;
所述鋼絲繩的一端通過固定于張拉鋼梁上的擠壓套筒鎖固后再固定于張拉鋼梁外側或放張端的鋼板牛腿上;
放張端的鋼板牛腿外側固定有承力架,所述鋼絲繩穿過承力架后再穿過穿心式千斤頂,最后設置為通過鋼絲繩夾鎖固,所述千斤頂上部通過固定抱箍固定于臺座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先張法預應力混凝土生產設施,其特征在于,所述臺座為手槍柄式臺座,一對臺座的手柄相對設置,所述鋼板牛腿上還焊接有牛腿錨筋,其位于臺座內。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先張法預應力混凝土生產設施,其特征在于,所述張拉鋼梁由腹板、一對翼緣板、一對支座板和加勁板焊接而成,所述腹板和一對翼緣板連接為開口朝向外側的U型結構,一對支座板固定于所述腹板上且對稱位于一對翼緣板之間,一對支座板之間設置有多塊加勁板,所述腹板上也設置有多個供鋼絞線穿過的通孔,所述鋼絞線通過套筒式錨具錨固于所述張拉鋼梁內部,動滑輪組設置于支座板與翼緣板之間。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先張法預應力混凝土生產設施,其特征在于,所述動滑輪組和定滑輪組均為一對,一對動滑輪組分別設置于上下的翼緣板和支座板之間,一對定滑輪組分別豎向間隔設置于鋼板牛腿上,所述鋼絲繩也設置為兩根,分別上下繞設后從穿心式千斤頂穿出。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先張法預應力混凝土生產設施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S1:根據預制生產線的長度給鋼絞線下料,鋼絞線的端部依次穿過張拉鋼梁的腹板通孔,位于張拉鋼梁內,并通過套筒錨具錨固;
S2:將鋼絲繩一端固定后再依次交叉穿過動滑輪組和定滑輪組,使得動滑輪組和定滑輪組緊挨,鋼絲繩的另一端從承力架穿過后再穿過穿心式千斤頂,穿心式千斤頂張拉鋼絲繩使其具有一定的拉力;
S3:鋼絞線的另一端部依次穿過鋼墊板上的通孔后,通過在張拉端設置的張拉千斤頂對稱張拉鋼絞線的另一端部,張拉好的鋼絞線用套筒錨具錨固在鋼墊板上;
S4:綁扎構件鋼筋、支立模板、澆筑混凝土;
S5:待混凝土構件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后,通過放張系統對鋼絞線的應力進行放張;
S6:用切割設備切斷混凝土圖構件間的鋼絞線。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先張法預應力混凝土生產設施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5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S51:對穿心式千斤頂進行回油以放張鋼絲繩進而放張鋼絞線;
S52:當穿心式千斤頂僅剩下5%左右行程時,用鋼絲繩夾在承力架內將鋼絲繩夾住,繼續回油使承力架內的鋼絲繩夾緊緊壓在承力架的側板上;
S53:然后拆開穿心式千斤頂伸縮端的鋼絲繩夾,此時穿心式千斤頂進油,將頂桿頂出90%左右;
S54:再將穿心式千斤頂伸縮端的鋼絲繩夾夾住鋼絲繩,繼續進油,使承力架內的鋼絲繩夾脫離承力架側板并拆開承力架內的鋼絲繩夾,穿心式千斤頂回油;
S55:如此循環操作,重復上述步驟,直至鋼絲繩完全放松。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交二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未經中交二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32222.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