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介電電泳的芽孢萌發機理研究裝置的使用方法及制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432095.4 | 申請日: | 2021-04-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98553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10 |
| 發明(設計)人: | 吳文捷;常金輝;金涌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睦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L3/00 | 分類號: | B01L3/00;C12M1/42;C12M1/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圳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768 | 代理人: | 李健威 |
| 地址: | 518100 廣東省深圳市寶安***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電泳 芽孢 萌發 機理 研究 裝置 使用方法 制造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介電電泳的芽孢萌發機理研究裝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步驟1:提供一芽孢萌發機理研究裝置;步驟2:通過所述入口向所述芽孢萌發機理研究裝置的微通道內通入芽孢懸濁液,并將所述芽孢萌發機理研究裝置的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接通交變電源以在所述微通道內產生特定交變頻率的電泳電場;步驟3:通過所述入口將萌發劑不斷通入到所述微通道內。該基于介電電泳的芽孢萌發機理研究裝置的使用方法可研究芽孢在通信機制缺失狀態下的萌發情況。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基于介電電泳的芽孢萌發機理研究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芽孢萌發研究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于介電電泳的芽孢萌發機理研究裝置的使用方法及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萌發是芽孢變成營養細胞這一過程中的一個關鍵步驟,在微生物學檢測、食品衛生安全、醫院感染控制等方面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芽孢萌發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產孢的配方、萌發劑的選擇、萌發的溫度濕度等。近年來的研究表明,各個芽孢的萌發過程并非相互獨立的,較先萌發的芽孢會釋放出某些化學物質來影響尚未萌發的芽孢,即芽孢之間存在一個通信機制,盡管這個通信機制的具體作用原理和方式尚不明確。
目前研究芽孢萌發時的通信機制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是觀察大量的單個芽孢的萌發特性,并用統計學方法分析鄰近芽孢之間的萌發相關性。該方法屬于觀察性研究,即被動觀察芽孢的萌發情況,而沒有主動操控實驗條件,其主要缺點是無法研究芽孢萌發的通信機制的原理,即無法判定哪一種化學物質在起作用,也無法了解在通信機制缺失狀態下芽孢萌發的情況。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基于介電電泳的芽孢萌發機理研究裝置的使用方法及制造方法,以研究芽孢在通信機制缺失狀態下的萌發情況。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一種基于介電電泳的芽孢萌發機理研究裝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提供一芽孢萌發機理研究裝置,所述芽孢萌發機理研究裝置包括微通道、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所述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相對間隔設置以形成所述微通道;所述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的間隙一端作為所述微通道的入口,另一端作為所述微通道的出口;
步驟2:通過所述入口向所述芽孢萌發機理研究裝置的微通道內通入芽孢懸濁液,并將所述芽孢萌發機理研究裝置的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接通交變電源以在所述微通道內產生特定交變頻率的電泳電場,進而使所述微通道內的芽孢懸濁液中的芽孢發生介電電泳作用而附著固定在所述微通道的兩側表面上;
步驟3:通過所述入口將萌發劑不斷通入到所述微通道內,以誘導附著固定于所述微通道兩側表面上的芽孢萌發,同時沖刷走芽孢在萌發時所釋放的作為通信媒介的化學物質。
進一步地,所述微通道在朝向所述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的兩側表面上形成有供芽孢介電電泳時附著的若干附著體。
進一步地,所述附著體的凸出長度沿所述微通道的入口至出口方向逐漸增大。
進一步地,還包括用于與交變電源連接的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所述第一電極與所述第一連接部相連接,所述第二電極與所述第二連接部相連接。
一種基于介電電泳的芽孢萌發機理研究裝置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對一電極層進行刻蝕以形成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所述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相對間隔設置以形成一微通道;所述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的間隙一端作為所述微通道的入口,另一端作為所述微通道的出口。
進一步地,在對所述電極層進行刻蝕之前,還包括如下步驟:
在一第一絕緣層上覆蓋一層電極材料,以形成所述電極層;以及
在完成所述電極層的刻蝕之后,還包括如下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睦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東睦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3209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