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基坑圍護形式LHCW工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110431519.5 | 申請日: | 2021-04-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51302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19 |
| 發(fā)明(設計)人: | 錢海波;戴永志;夏昌;孔凡省;童小龍;張宏良;邵長華;陸海鋒;錢海燕;董毓廣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鐵能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17/04 | 分類號: | E02D17/04;E02D5/04;E02D5/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宣宜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88 | 代理人: | 劉潔瑜 |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崇明區(qū)港西鎮(zhèn)***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坑 圍護 形式 lhcw 工法 | ||
1.一種基坑圍護形式LHCW工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工裝本體和LHCW工法,所述工裝本體包括第一H型鋼(1)、第二H型鋼(8)、第一拉森鋼板樁(2)、第二拉森鋼板樁(7)、U型鋼卡槽(3)、焊縫(4)、H型鋼連梁(5)、H型鋼圍檁(6),兩個所述U型鋼卡槽(3)的一側均與H型鋼圍檁(6)之間安裝有第一拉森鋼板樁(2),所述第一拉森鋼板樁(2)的兩側均與第二拉森鋼板樁(7)卡扣連接,兩個所述U型鋼卡槽(3)與第一拉森鋼板樁(2)之間設置有焊縫(4),所述第一H型鋼(1)的一端安裝在兩個所述U型鋼卡槽(3)內側,所述第一H型鋼(1)的另一側與H型鋼連梁(5)連接,所述H型鋼連梁(5)遠離第一H型鋼(1)的一側連接第二H型鋼(8)。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坑圍護形式LHCW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H型鋼(1)與第二H型鋼(8)之間通過H型鋼連梁(5)焊接連接形成門式圍護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坑圍護形式LHCW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H型鋼(1)的一端與兩個所述U型鋼卡槽(3)嵌固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坑圍護形式LHCW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森鋼板樁(2)與第二拉森鋼板樁(7)的兩側均設置有相適配的鎖口。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坑圍護形式LHCW工法,其特征在于,每兩組所述第一H型鋼(1)、第一拉森鋼板樁(2)以及兩個U型鋼卡槽(3)連續(xù)結構通過H型鋼連梁(5)連接,形成連續(xù)門式結構。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坑圍護形式LHCW工法,其特征在于,兩個所述U型鋼卡槽(3)的一側與第一拉森鋼板樁(2)之間通過焊縫(4)焊接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坑圍護形式LHCW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HCW工法包括用于軟土及一般非硬土層,結合第一拉森鋼板樁(2)、第二拉森鋼板樁(7)、第一H型鋼(1)和第二H型鋼(8)組合受力,開挖深度8米及以上的基坑,施工不產生泥漿的方法。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基坑圍護形式LHCW工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測量放線平整場地,安裝工裝本體并調整水平;
S2、插入第一拉森鋼板樁(2)、第二拉森鋼板樁(7)、第一H型鋼(1)和第二H型鋼(8),并進行調整固定;
S3、通過壓樁機施打第一拉森鋼板樁(2)、第二拉森鋼板樁(7)、第一H型鋼(1)和第二H型鋼(8)至預定高度,施打完后吊起工裝本體進入下一段施工,以此完成第一拉森鋼板樁(2)、第二拉森鋼板樁(7)、第一H型鋼(1)和第二H型鋼(8)連續(xù)墻施打;
S4、挖第一層土,并讓所挖的土坑滿足支撐施工要求進行支撐施工;
S5、在進行步驟S4中挖土工作時,先挖土至坑底,接著澆筑底板地下室結構,然后回填土;
S6、在步驟S5中的工作完成后,拆除支撐結構,并拔除拔除LHCW圍護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鐵能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未經上海鐵能建設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31519.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