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自發電旋轉軸應變監測裝置及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429323.2 | 申請日: | 2021-04-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2481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16 |
| 發明(設計)人: | 楊國策;續秀忠;馬俊霞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海事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B21/32 | 分類號: | G01B21/3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好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323 | 代理人: | 張靜潔;曹媛 |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發電 旋轉軸 應變 監測 裝置 系統 | ||
本發明提供一種自發電旋轉軸應變監測裝置及系統,所述應變監測裝置包括:應變片單元,用于安裝于旋轉軸的危險截面處,測量旋轉軸的應變量;采集模塊與應變片單元連接,用于從應變片單元采集應變信號;自修正模塊與采集模塊連接,用于對應變信號進行修正;信號發射模塊,與自修正模塊連接,用于將修正后的應變信號發射傳輸至處理設備,實現應變監測;自發電模塊與電源模塊連接,用于在旋轉軸運轉過程中產生電能,并傳輸至電源模塊;電源模塊與采集模塊、自修正模塊和信號發射模塊連接,用于儲存自發電模塊產生的電能,并為采集模塊、自修正模塊和信號發射模塊提供電能。本發明有效解決了目前應變測試裝置無法長時間工作的技術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旋轉機構長時監測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自發電旋轉軸應變監測裝置及系統。
背景技術
旋轉軸是大部分旋轉設備關鍵輸送機構之一,它的運行穩定性對設備有著重要影響,旋轉軸作為旋轉設備的主要構件,承擔設備全部的動力傳輸。對于需要長時間工作的設備,該類設備一般工期緊,設備在使用過程中,如果不出故障會24小時連續作業。
由于長時工作設備的旋轉軸機構,無法定期拆換檢修,只能等到出故障的時候進行檢修,從而導致旋轉軸出現故障之前無法及時發現并維修,因此經常會出現斷軸現象。
為有效監測長時設備旋轉軸在連續工作時的應力應變情況,需要一種能長時間運行的應變監測裝置,然而目前存在的應變監測裝置為充電式裝置,無法長時間使用,只能滿足短時測試功能,均無法滿足長時工作裝備的監測功能,特別是24小時連續工作的設備。
因此,若期望達到對長時工作設備旋轉軸的應變監測,提供一種能長時使用,無需充電或更換電池的應變監測裝置顯得格外重要。
發明內容
針對目前長時工作設備的旋轉軸需要長時監測的需求,需要解決目前在應變監測裝置無法經常更換的前提下,電池續航能力不足,無法長時間使用的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自發電旋轉軸應變監測裝置及系統,可以通過軸系的旋轉,自行發電,長期提供應變監測功能,無需定期維護,為目前旋轉軸應變監測的瓶頸提供有效解決方案。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自發電旋轉軸應變監測裝置,包括:應變片單元、采集模塊、自修正模塊、自發電模塊、電源模塊和信號發射模塊;
所述應變片單元用于安裝于旋轉軸的危險截面處,測量旋轉軸的應變量;
所述采集模塊與所述應變片單元連接,用于從所述應變片單元采集應變信號;
所述自修正模塊與所述采集模塊連接,用于對所述應變信號進行修正;
所述信號發射模塊與所述自修正模塊連接,用于將修正后的應變信號發射傳輸至處理設備,實現應變監測;
所述自發電模塊與所述電源模塊連接,用于在所述旋轉軸運轉過程中產生電能,并傳輸至所述電源模塊;
所述電源模塊與所述采集模塊、所述自修正模塊和所述信號發射模塊連接,用于儲存所述自發電模塊產生的電能,并為所述采集模塊、所述自修正模塊和所述信號發射模塊提供電能。
進一步的,所述自發電模塊包括:加速度感應球、壓力感應器、自發電框架單元以及自發電單元;
在旋轉軸運轉過程中,所述加速度感應球與所述壓力感應器配合產生壓力能;
所述自發電單元接收所述壓力感應器產生的壓力能,并將壓力能轉化為電能,傳輸至所述電源模塊;
所述自發電框架單元用于為所述加速度感應球、所述壓力感應器、所述自發電框架單元提供基礎框架結構。
進一步的,在所述旋轉軸系啟動、停止或調速階段,所述加速度感應球對所述壓力感應器產生周向壓力能;在所述旋轉軸整個旋轉階段,所述加速度感應球對所述壓力感應器產生徑向壓力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海事大學,未經上海海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2932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