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可調整抽吸角度的腦出血穿刺引流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421767.1 | 申請日: | 2021-04-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1647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16 |
| 發明(設計)人: | 楊麗俊;孫振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楊麗俊 |
| 主分類號: | A61B17/34 | 分類號: | A61B17/34;A61M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保識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874 | 代理人: | 尹瑩瑩 |
| 地址: | 458030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可調整 抽吸 角度 腦出血 穿刺 引流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醫療輔助器械領域的一種可調整抽吸角度的腦出血穿刺引流裝置,包括外護管,所述外護管的外表面固定連接有定位板,所述旋轉圈的頂端轉動連接有旋轉圈,所述旋轉圈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有第一磁性件,所述外護管的外部設置有穿孔機構和引流機構,本發明通過設置穿孔機構,能夠將穿孔機構安裝至外護管的內部,實現鉆孔時將外護管安裝在顱內的目的,有效的防止穿孔機構在顱骨內伸出或取出時引起皮膚細菌移位的現象,避免造成顱內感染,通過設置引流機構,將引流管在外護管的內部旋轉,實現了多角度抽吸瘀血的目的,并且第三磁性件與第一磁性件相互吸附,能夠對引流管進行固定,保證引流管在外護管內的穩定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療輔助器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可調整抽吸角度的腦出血穿刺引流裝置。
背景技術
顱內出血是指腦中的血管破裂引起出血,因此由血管獲得血液的腦細胞受到破壞的同時,由于出血壓迫周圍的神經組織而引起障礙,通常顱內出血會和體溫過高合并出現,此癥狀會增加腦部耗氧量,進而造成腦部氧氣供應不足,顱內出血是指顱內血管破裂引起出血,根據出血部位不同可分為硬膜外血腫、硬膜下血腫、蛛網膜下腔出血、腦出血和腦室出血。
高血壓腦出血的治療有保守藥物治療、開顱血腫清除術和微創血腫穿刺抽吸引流術等,微創血腫穿刺抽吸引流術就是在B超定位下,穿刺并放置引流管,將顱內集聚的液體引流出來,避免發生器官功能障礙或感染等并發癥。
目前,傳統的穿刺引流裝置大多采用先穿孔后下管的實施方式進行穿刺引流手術,易引起皮膚細菌移位,進而會導致顱內感染,并且不易調整抽吸方向,降低了對血腫的抽吸效果。
基于此,本發明設計了一種可調整抽吸角度的腦出血穿刺引流裝置以解決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上述缺點,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可調整抽吸角度的腦出血穿刺引流裝置。
技術方案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一種可調整抽吸角度的腦出血穿刺引流裝置,包括外護管,所述外護管的外表面固定連接有定位板,所述旋轉圈的頂端轉動連接有旋轉圈,所述旋轉圈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有第一磁性件,所述外護管的外部設置有穿孔機構和引流機構,且穿孔機構和引流機構均與外護管相適配。
更進一步地,所述穿孔機構包括穿孔管,所述穿孔管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有六角塊,所述穿孔管的外表面固定連接有第二磁性件,且第二磁性件與第一磁性件相適配,所述穿孔管的底端呈圓錐形。
更進一步地,所述穿孔管的內部轉動連接有雙向絲桿,且雙向絲桿的一端貫穿穿孔管的內壁并延伸至穿孔管的外部,所述雙向絲桿的外表面螺紋連接有兩個相對稱的滑塊,兩個所述滑塊的底端均鉸接有鉸接桿。
更進一步地,所述穿孔管的內部固定連接有引導板,所述引導板的內部滑動連接有推桿,兩個所述鉸接桿的底端分別鉸接于推桿上表面的兩端,所述推桿的底端固定連接有錐形塊。
更進一步地,所述穿孔管的底端開設有兩組相對稱的收納槽,每個所述收納槽的內部均鉸接有旋轉刀片,且旋轉刀片遠離穿孔管的一側面為尖刃面。
更進一步地,每個所述旋轉刀片靠近穿孔管的一側面均開設有弧形槽,每個所述弧形槽的內部均鉸接有聯動桿,所述聯動桿遠離弧形槽的一端貫穿穿孔管的外表面并固定連接有推板,且聯動桿與穿孔管滑動連接。
更進一步地,所述推板遠離聯動桿的一側面轉動連接有等距離排列的圓柱件,且圓柱件與錐形塊的外表面相接觸,所述聯動桿的外表面套設有彈簧,且彈簧位于穿孔管的內部。
更進一步地,所述引流機構包括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頂端固定連通有接管接頭,且接管接頭的外表面開設有螺紋,所述引流管外表面的底部開設有引流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楊麗俊,未經楊麗俊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2176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