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通過視頻識別車型保證充電安全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419375.1 | 申請日: | 2021-04-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1978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16 |
| 發明(設計)人: | 賈俊國;吳和平;楊定立;朱衛東;于文斌;宋錦海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網智慧能源交通技術創新中心(蘇州)有限公司;國網電動汽車服務有限公司;國網電動汽車服務(陜西)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L53/65 | 分類號: | B60L53/65 |
| 代理公司: | 無錫市匯誠永信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顧品熒 |
| 地址: | 215000 江蘇省蘇州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通過 視頻 識別 車型 保證 充電 安全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通過視頻識別車型保證充電安全的方法,包括集中控制器,所述集中控制器通過交換機與攝像頭連接,所述集中控制器與充電設備連接,所述集中控制器包括圖像采集模塊、圖像識別模塊、告警模塊和信息儲存模塊,所述圖像采集模塊通過攝像頭采集車輛圖像,所述圖像識別模塊將采集到的車輛圖像進行識別并將識別到的車型信息與信息儲存模塊內的車型數據進行對比,當對比發現車型信息與車型數據相對應時,所述告警模塊將告警信息發送給對應充電設備,通過視頻識別車型保證充電安全的方法,以解決現在存在的人工識別充電車型準確度差、效率低,無差別調整充電策略、導致正常車型充電受限制的技術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新能源汽車充電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通過視頻識別車型保證充電安全的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電動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充電安全問題愈發突出。某些型號的電動車由于質量缺陷,在充電時檢測SOC(State of Charge,電狀態又叫剩余電量,是反應電池包內當前電量占總體可用容量百分比的一個參數)誤差較大,電池充滿后SOC還未到100%,車輛不主動結束充電,極易造成動力電池過充,而電池過充會造成動力電池自燃。
目前一些充電運營商將統計到的高風險車型發給運維人員,運維人員在充電站現場對充電車輛進行人工識別,發現高風險車型后采集拒絕充電,降低充電功率或調低SOC閾值,指定單獨區域充電等措施保證充電安全,此方法完全依靠人工識別,人力資源投入巨大,且人工識別效率和準確度無法保證。
另外一些充電運營商在夏季高溫時段人工將充電設備的充電SOC閾值調低,秋季再將SOC閾值調回,使充電設備在檢測到充電車輛達到該SOC閾值時停止充電,從而達到避免過充的目的,此方案無差別對待所有車型,導致一些正常車型無法充到百分百SOC,電池沒有充滿不能滿足用戶的充電需求,另外每年調整兩次SOC閾值,需要投入大量人力進行操作。
發明內容
為克服上述缺點,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減少充電站運維工作人力投入,使充電控制調整更加精準、針對性更強,降低過充發生幾率、提高充電安全的通過視頻識別車型保證充電安全的方法。
為了達到以上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通過視頻識別車型保證充電安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集中控制器,所述集中控制器通過交換機與攝像頭連接,所述集中控制器與充電設備連接,所述集中控制器包括圖像采集模塊、圖像識別模塊、告警模塊和信息儲存模塊,所述圖像采集模塊通過攝像頭采集車輛圖像,所述圖像識別模塊將采集到的車輛圖像進行識別并將識別到的車型信息與信息儲存模塊內的車型數據進行對比,當對比發現車型信息與車型數據相對應時,所述告警模塊將告警信息發送給對應充電設備,此時所述充電設備將采取不同充電策略。
進一步地,所述集中控制器通過無線網絡與上級平臺連接,用于所述車型數據的遠程更新。
進一步地,所述車型數據包括一級風險車型和二級風險車型,所述二級風險車型為發生過一次自燃事故、車輛生產廠家倒閉或瀕臨破產的車型,所述一級風險車型為15天內發生兩次以上自燃事故、車輛生產廠家或有關單位發布風險提醒的車型。
進一步地,所述告警信息包括一級告警信息和二告警信息,所述一級告警信息和二告警信息分別與一級風險車型和二級風險車型相對應,當所述圖像識別模塊識別對比得出車型信息為一級風險車型時,所述告警信息發出一級告警信息,當所述圖像識別模塊識別對比得出車型信息為二級風險車型時,所述告警信息發出二級告警信息。
進一步地,所述充電策略為一級充電策略和二級充電策略,所述一級充電策略和二級充電策略分別與一級告警信息和二級告警信息相對應,當所述充電設備收到一級告警信息后將會拒絕為車輛充電,并通過所述充電設備的屏幕進行提示和說明,當所述充電設備收到二級告警信息后將會調低充電SOC閾值。
進一步地,所述攝像頭安裝于充電現場且數量至少有三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網智慧能源交通技術創新中心(蘇州)有限公司;國網電動汽車服務有限公司;國網電動汽車服務(陜西)有限公司,未經國網智慧能源交通技術創新中心(蘇州)有限公司;國網電動汽車服務有限公司;國網電動汽車服務(陜西)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1937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