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動脈血管介入治療的可視化介入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417820.0 | 申請日: | 2021-04-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27395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20 |
| 發明(設計)人: | 趙清振;劉琳;王正春;宰俊杰;李興廣;沈利鋒;桂煜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波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B1/313 | 分類號: | A61B1/313;A61B1/07;A61B1/05 |
| 代理公司: | 浙江中桓凱通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3376 | 代理人: | 楊靖茹 |
| 地址: | 315000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動脈 血管 介入 治療 可視化 裝置 | ||
本發明實施例公開了一種用于動脈血管介入治療的可視化介入裝置。所述可視化介入裝置包括:血管探管,內部設有穿行通道;傳輸光纖,可于所述穿行通道內穿行;成像部,連接在所述成像光纖的第一端,可隨所述成像光纖于所述穿行通道內穿行;影像接收器,連接在所述成像光纖相對的第二端。能夠快速的確定動脈血管的手術位置或病變位置,并且不會損害醫護人員和病人的身體健康。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動脈血管介入治療的可視化介入裝置。
背景技術
缺血性腦病、缺血性心臟病是致死致殘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首位殺手,一直是全世界醫學科學家研究的熱點,取得了巨大進步。影像設備不斷迭代,造影劑不斷進行更新,手術方式不斷改進,人工智能也在此類患者的救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即便如此,心腦血管性疾病依然居危害人類健康兇手之首位。總所周知,時間是此類患者救治質量的主要決定因素。如果能在發病現場進行救治或在醫院能直視下找到病變部位,能不能節約通過X線透視、CT定位、超聲等醫療影像設備和造影劑顯示血管形態和病變部位;能不能節約通過影像設備和造影方式實現血管的成像,從而在血管中找到病變位置進行相應的治療的時間?
在X線、B超或CT的引導成像技術有電離輻射損傷,對人體產生損害。有的需要在手術過程中不間斷的向病人的血管中泵入造影劑,并且只能在輻射環境下才能實現造影。因此,該方式對病人以及相關人員的身體健康造成非常大的影響。
而現階段的影像介入療法的多數需要大型設備,在動脈血管的介入治療手術過程中,通過造影的方式在動脈血管中尋找病變位置或確定手術位置十分困難,非常依賴主治醫生的手術經驗,另外放射線對病人和醫療相關人員有損傷。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用于動脈血管介入治療的可視化介入裝置,該裝置用于動脈血管的可視化介入治療,能夠快速的確定動脈血管的手術位置或病變位置,并且不會損害醫護人員和病人的身體健康。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用于血管內的圖像采集裝置,包括:血管探管,內部設有穿行通道;傳輸光纖,可于所述穿行通道內穿行;成像部,連接在所述成像光纖的第一端,可隨所述成像光纖于所述穿行通道內穿行;影像接收器,連接在所述成像光纖相對的第二端;其中,所述成像部生成影像,所述傳輸光纖傳輸所述影像并被所述影像接收器接收。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可視化介入裝置還包括:切口導管,一端設有切口針管,內設有中空的傳導通道。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傳輸光纖包括:導像光纖;導光光纖,連接在所述導像光纖的一側;第一遮光層,夾設于所述導像光纖和所述導光光纖之間。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導像光纖為安德森局域光纖。所述傳輸光纖還包括:親水涂層,設于所述導像光纖和所述導光光纖外部。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光源為紅外光發生器,所述成像部覆蓋連接所述導像光纖。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導像光纖為安德森局域光纖;所述成像部為凸鏡。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影像接收器為CCD相機或CMOS相機。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可視化介入裝置還包括:光源,設于所述第二端且連接所述導光光纖。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光源為紅外光發生器。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可視化介入裝置還包括:控制器,信號連接所述影像接收器;顯示器,信號連接所述控制器;其中,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影像接收器發送所述影像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顯示器顯示所述影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波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未經寧波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1782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具有自熔式母線預防過電壓保護裝置
- 下一篇:半導體元件及其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