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生態經濟型鮑魚養殖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415887.0 | 申請日: | 2021-04-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3111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03 |
| 發明(設計)人: | 梁爽;李飛;李方洲;郭永軍;李永祥;梁健;張中華;李永仁;黃亞冬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農學院 |
| 主分類號: | A01K63/00 | 分類號: | A01K63/00;A01K63/04;C02F9/14;C02F103/08 |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董一寧 |
| 地址: | 300384 ***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生態 經濟型 鮑魚 養殖 系統 | ||
本發明屬于水產養殖工程領域,具體為一種生態經濟型鮑魚養殖系統,其包括蓄水池、生化處理池、藻類凈化池、海水循環凈化系統及多個鮑魚養殖池;蓄水池、生化處理池及藻類凈化池依次連通,其中藻類凈化池還分別并聯連通多個鮑魚養殖池;海水循環凈化系統的進水端分別與多個鮑魚養殖池連通,海水循環凈化系統的排水端連通生化處理池。本發明的養殖系統適于在傳統養殖池上進行改造,并充分利用了重力勢能推動海水在系統中的流動,顯著地降低了系統的建造和運行成本,同時也具備傳統循環水養殖系統的穩定、可控、環境友好的特點;同時,充分利用生態食物鏈原理,優化了系統內生物資源的利用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水產養殖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生態經濟型鮑魚養殖系統。
背景技術
鮑為四大海味之冠,其肉質滑嫩,滋味鮮美,是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海產品,素有“一口鮑魚一口金”之說,是一類符合現代人追求的高蛋白、低脂肪的高級海鮮。我國鮑魚產量位居世界第一,早在2013年便突破十萬噸,占全球總產量的93%,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并使鮑魚養殖成為我國海水養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海區吊籠養殖是目前我國鮑魚的主要養殖方式,因其成本低、操作簡便而受到養殖戶的親睞。然而近些年來,由于環境變化和人類活動造成的海洋污染、海水升溫、赤潮等現象頻發,如2011年的山東臺風,2012、2018年的福建赤潮,2014年的羅源灣污染等,給鮑魚養殖業帶來巨大的損失。此外,隨著國家環保標準對養殖尾水排放的要求愈發嚴格,過去的大排大放、網箱養殖等模式也將逐漸淘汰。因此,近年來科研工作者和養殖戶開始著眼開發適宜鮑魚的工廠化循環水養殖模式。中國專利文獻CN104855330A開發了《一種適于鮑多層立體培育的封閉循環水養殖系統》,該系統包括養殖槽、過濾箱、集污槽、調溫箱、泡沫分離器、生物罐、氧氣罐、曝氣盤、水泵等模塊化組件,鮑魚位于配備了曝氣盤的養殖槽內,養殖用水由養殖槽進入過濾箱,經調溫箱、泡沫分離器、生物罐、氧氣罐后,重新回到養殖槽。實現了養殖水體連續循環使用,具有溫度可控,人工造浪,水體凈化處理迅速徹底,操作方便和節能環保等優點。
然而,該技術方案仍然存在不足,一方面,該系統因涉及到的模塊化組件較多,且不能夠在原有的常規養殖池基礎上進行改造,建造成本較高;另一方面,各個組件運行過程中的能耗也較高,運行成本較高。近些年來,受消費市場的影響,鮑魚銷量嚴重萎縮,加之往年鮑養殖產業的盲目擴張造成產能過剩,2013年以來鮑魚價格持續低迷。2020年疫情的影響下,鮑魚的價格進一步下探。因此,鮑魚養殖產業急需一種經濟、生態、可控的工廠化養殖模式。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生態經濟型鮑魚養殖系統,該系統針對目前國內鮑魚產業需求的經濟、生態、可控型的養殖模式,適于在傳統養殖池上進行改造,并充分利用了重力勢能推動海水在系統中的流動,顯著地降低了系統的建造和運行成本,同時也具備傳統循環水養殖系統的穩定、可控、環境友好的特點;同時,充分利用生態食物鏈原理,優化了系統內生物資源的利用效率。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生態經濟型鮑魚養殖系統,包括蓄水池、生化處理池、藻類凈化池、海水循環凈化系統及多個鮑魚養殖池;蓄水池、生化處理池及藻類凈化池依次連通,其中藻類凈化池還分別并聯連通多個鮑魚養殖池;海水循環凈化系統的進水端分別與多個鮑魚養殖池連通,海水循環凈化系統的排水端連通生化處理池。
而且,海水循環凈化系統包括依次連通的冷水機、蛋白分離器、第一水泵、紫外線殺菌箱、過濾箱及總下水管,其中冷水機的排水端連通生化處理池,總下水管的進水端并聯連通多個鮑魚養殖池;紫外線殺菌箱的底部沿水流方向布設有多根紫外線燈;過濾箱內平行插接有多塊生化濾棉,該生化濾棉的進水面及出水面上均夾裝固定有帶孔隔板,該帶孔隔板與過濾箱的箱體內壁固定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農學院,未經天津農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1588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提高蘇氨酸提取結晶的工藝
- 下一篇:自動化循環輸送式CT檢查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