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降解玉米赤霉烯酮的微生物制劑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415010.1 | 申請日: | 2021-04-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2219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31 |
| 發明(設計)人: | 范嬋娟;王馨悅;陳遠慶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優利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2N1/20 | 分類號: | C12N1/20;A23K10/12;A23L5/20;C12R1/01;C12R1/07 |
| 代理公司: | 南寧東之智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5128 | 代理人: | 戴燕桃;汪治興 |
| 地址: | 215151 江蘇省蘇州市高***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降解 玉米 赤霉烯酮 微生物 制劑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毒素降解技術領域,具體公開了一種降解玉米赤霉烯酮的微生物制劑及其制備方法,包括將斯塔普氏菌和貝萊斯芽孢桿菌分別進行培養,得到斯塔普氏菌菌液和貝萊斯芽孢桿菌菌液,然后將斯塔普氏菌菌液和貝萊斯芽孢桿菌菌液混合,得到復合菌菌液,最后將所述復合菌菌液放入復合菌培養基中進行混合發酵得到微生物制劑。本發明微生物制劑對飼料中玉米赤霉烯酮降解率高,且發酵菌劑安全環保,可以作為飼料添加劑直接添加至飼料中。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毒素降解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降解玉米赤霉烯酮的微生物制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又稱F-2毒素,是由禾谷鐮刀菌、黃色鐮刀菌、串珠鐮刀菌、等多種鐮刀菌屬產生的一種次級代謝產物,通常可在谷物及其副產物中發現。ZEN及其衍生物的結構與17β-雌二醇非常相似,因此能競爭性與雌激素受體結合,引發一系列類雌激素效應。因此,ZEN進入動物體內,會對動物生殖系統造成損害。除此之外,ZEN還具有遺傳毒性、細胞毒性、免疫毒性、致癌性等。ZEN大量存在于發霉的玉米、高梁、小麥等作物中,是世界范圍內糧食飼料的污染物之一,據聯合國糧農組織估計,全世界每年有25%的農作物被霉菌毒素污染,其中受ZEN污染嚴重,這不僅給畜牧業帶來了巨大經濟損失,同時給動物及人類健康帶來嚴重威脅。
傳統的去除ZEN的方法主要有物理、化學、生物法。物理脫毒法主要靠吸附劑的吸附能力處于玉米赤霉烯酮,但此種方法脫毒不徹底,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化學方法利用一些活性物質與ZEN發生化學反應,從而改變其結構,達到去毒的目的,此種方法效果不穩定,成本較高,損失較多營養成分,去毒效果不理想。微生物法一是利用微生物菌體的吸附作用,二是通過微生物將毒素轉化為無毒的物質。微生物降解法具有特異性強、效率高、無污染等優點,備受行業研究者們的關注。目前有很多研究報道,一些細菌、真菌及代謝酶等能降解ZEN,但有些微生物降解活性低,降解酶難以分離純化,降解產物不能做到無毒等,另外有些降解活性高的微生物不能直接添加至飼料中,從而限制了其在畜牧行業的應用。
因此,為解決飼料及原料中ZEN污染問題,克服現有ZEN微生物降解菌活性低、難以實現生產利用等問題。有必要研發出可安全、高效降解飼料及原料中ZEN的微生物制劑。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降解飼料中玉米赤霉烯酮的微生物制劑,該微生物制劑即可高效降解飼料中玉米赤霉烯酮、安全無害,又可直接在飼料中添加使用。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降解飼料中玉米赤霉烯酮的微生物制劑的制備方法,以獲得能夠有效地降解飼料中玉米赤霉烯酮的微生物制劑,并且其制備方法簡單,成本較低。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降解玉米赤霉烯酮的微生物制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將斯塔普氏菌和貝萊斯芽孢桿菌分別進行培養,得到斯塔普氏菌菌液和貝萊斯芽孢桿菌菌液;
斯塔普氏菌菌液和貝萊斯芽孢桿菌菌液混合,得到復合菌菌液;
將所述復合菌菌液放入復合菌培養基中進行混合發酵;
所述復合菌菌液中的所述斯塔普氏菌菌液和貝萊斯芽孢桿菌菌液細胞數比為17:10~17:1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優利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優利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1501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分隔轉換式加熱爐
- 下一篇:一種白切豬手的低溫鹵制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