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邊緣計算的租賃物監控報警方法和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414523.0 | 申請日: | 2021-04-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1477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13 |
| 發明(設計)人: | 鄭杰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29/08 | 分類號: | H04L29/08;G08B21/18;G06F9/50;G06Q30/06 |
| 代理公司: | 廣州粵高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麗明 |
| 地址: | 511458 廣東省廣州市南沙區海***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邊緣 計算 租賃 監控 報警 方法 裝置 | ||
本發明提供一種基于邊緣計算的租賃物監控報警方法和裝置,所述方法包括:收集租賃物的生產數據,根據租賃物的位置設置邊緣節點;確定租賃物的監控項目,邊緣節點根據監控項目的內容對生產數據計算獲得計算結果,并發送至云端;將生產數據傳輸至云端,根據監控項目的內容獲得計算結果;設置監控項目閾值,比較較監控項目閾值與計算結果,獲得對比結果;對所有對比結果進行加權計算,獲得租賃物的總體監控值;設置報警閾值,比較總體監控值與報警閾值,若總體監控值大于報警閾值,則向出租方發出報警信號;若總體監控值小于報警閾值,則持續監控。本發明對大量租賃物管理時,帶寬成本高和傳輸延遲高的問題,有效提升了對租賃物的數字化管理能力。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數字化管理的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基于邊緣計算的租賃物監控報警方法和裝置。
背景技術
在融資租賃行業,租賃公司會根據承租人請求購買設備,然后將設備租賃給承租方使用。由于租賃物在承租方處,出租方無法及時得知租賃物的情況,租賃物存在被轉移、再抵押、違反技術條款使用租賃物等多種風險情況。并且,由于承租方涉及多行業,分布范圍也是全國各地,導致傳統的人工定期巡察成本高昂,費時低效。現在租賃公司將租賃物統一接入云平臺進行管理,但由于租賃物數量巨大,接入的帶寬成本很高,同時具有較大延遲。
2021年3月9日公開的中國專利CN112465582A中公開了一種租賃設備工況監控管理系統,包括物聯網監控模塊、服務模塊、管理模塊、自動報工模塊、數據庫、控制中心、用戶中心,控制中心完成作業調度和事件分發操作;物聯網監控模塊包括監控中心、檢測模塊、通信模塊、監控終端,通信模塊采用GPS無線通信設備,自動報工模塊信息發送至控制中心進行處理后,控制中心發送記錄數據給數據庫,控制中心的存儲模塊進行實時數據存儲,定時更新,統計相應報表,并上報到監控中心。該發明中,檢測模塊和監控終端對設備進行信息監控,將采集到的所有信息都發送至控制中心;自動報工模塊采集的信息包括采購信息、設備啟停記錄、油料記錄、單機核算詳情、單機核算列表、報工記錄、工作量,也需要將所有信息發送至控制中心進行處理,傳輸的數據量龐大,帶寬成本巨大,傳輸過程緩慢,具有較大延遲,不利于對租賃物的數字化管理。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克服上述現有技術通過云平臺對大量租賃物管理時,帶寬成本高、傳輸延遲高的缺陷,提供一種基于邊緣計算的租賃物監控報警方法和裝置,解決了對大量租賃物管理時,帶寬成本高和傳輸延遲高的問題,有效提升了對租賃物的數字化管理能力。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本發明提供一種基于邊緣計算的租賃物監控報警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S1:收集租賃物的生產數據,根據每個租賃物的使用位置設置邊緣節點;
S2:確定租賃物的監控項目;將生產數據傳輸至邊緣節點,根據監控項目的內容進行計算,獲得計算結果,并將計算結果發送至云端;將生產數據傳輸至云端,根據監控項目的內容進行計算,獲得計算結果;
S3:設置監控項目閾值,比較監控項目閾值與計算結果,獲得對比結果;對所有對比結果進行加權計算,獲得租賃物的總體監控值;
S4:設置報警閾值,比較總體監控值與報警閾值,若總體監控值大于報警閾值,則向出租方發出報警信號;若總體監控值小于報警閾值,則持續監控。
優選地,所述租賃物的生產數據包括:在線時長、離線時長、產量、地理位置和租賃物在線總數。
優選地,所述監控項目包括單次在線最大時長、周期內平均在線時長、在線時長日、周或月同比數據、離線時長日、周或月同比數據、產量日、周或月同比數據。
優選地,步驟S2之前還包括:根據生產數據的數據量配置計算方式,所述計算方式包括邊緣計算和云計算;配置計算方式的具體方法為:比較生產數據的數據量與邊緣節點的計算能力,若生產數據的數據量不超過邊緣節點計算能力時,配置為邊緣計算;否則,配置為云計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廣州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1452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