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半水-二水濕法磷酸用轉臺過濾機水平衡控制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412793.8 | 申請日: | 2021-04-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5832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02 | 
| 發明(設計)人: | 王昕;陳志軍;郭國清;楊培發;陳志華;賈磊;周青;於娟;李志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五環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33/48 | 分類號: | B01D33/48;B01D35/14;C01B25/22 | 
| 代理公司: | 武漢開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涂潔 |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漢***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半水 濕法 磷酸 轉臺 過濾機 水平衡 控制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半水?二水濕法磷酸用轉臺過濾機水平衡控制方法,包括將來自二水過濾機的洗滌液及初濾液作為再生液沖洗半水過濾機濾布沖洗區的濾布,所述濾布沖洗區下方過濾機濾盤收集的沖洗液經泵加壓后送入半水過濾機的濕排渣區,沖洗所述濕排渣區的濾布;所述濾布沖洗區濾布上的沖洗液和濕排渣區的螺旋卸料機卸下的濕渣一起落入渣斗中,所述渣斗中的渣水混合物送入多級轉化槽進行轉化反應,反應后的料漿送入二水過濾工序。本發明方法簡單、不引入外來水、在系統內實現自循環,同時避免了螺旋抱軸及料斗堵塞問題,運行周期長、穩定性好、無廢水排放,對環境友好。
技術領域
本發涉及磷化工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半水-二水濕法磷酸用轉臺過濾機水平衡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濕法磷酸生產工藝主要有半水法、二水法、半水-二水法和二水-半水法。其中,國內90%的磷酸裝置采用二水法工藝進行生產,伴隨著國家對節能降耗的嚴格要求,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在2015年頒發了《產業關鍵共性技術發展指南(2015)》,明確了半水-二水法磷酸生產工藝是濕法磷酸轉型升級的方向。半水-二水法具有能耗低、成品酸質量好、磷收率高等技術優勢,將逐步成為磷酸行業發展的新趨勢,而過濾機選型對生產工藝至關重要。
轉臺過濾機具有結構簡單,運行過程中較穩定,傳動部件少,易磨損部件少,維護工作量小,號稱“免維護”,維修費用低,生產能力可提高15%~20%,操作彈性大,實現大型化裝置比較方便等特點,在大型化半水-二水工藝中應用較廣。然而,轉臺過濾機在進行半水過濾及濕排過程中,需用沖洗水對轉盤、螺旋及渣斗進行沖洗,對水資源消耗較大。目前,轉臺過濾機的轉盤及螺旋沖洗裝置采用的是酸性循環水或者清潔循環水,因此需從界外進行補水,而外來水的加入一方面會將對半水過濾機酸濃造成影響,另一方面在濕法磷酸生產中,消耗了大量的干凈水資源導致運行成本提高的同時,也會產生更多的污水,給污水處理增加了負荷,不利于實現整個裝置的水平衡。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技術問題,提供了一種工藝簡單、易于操作,在有效解決了過濾機石膏洗滌、濾布再生問題的前提下合理配置各洗滌區流量,不引入外來水,在系統內實現自循環,同時避免了螺旋抱軸及料斗堵塞問題,延長了轉臺過濾機運行周期,運行穩定可靠的半水-二水濕法磷酸用轉臺過濾機水平衡控制方法。
技術方案包括,將來自二水過濾機的洗滌液及初濾液作為濾布再生液沖洗半水過濾機的濾布沖洗區的濾布,所述濾布沖洗區下方過濾機濾盤收集的沖洗液經泵加壓后送入半水過濾機的濕排渣區,沖洗所述濕排渣區的濾布;所述濾布沖洗區濾布上的沖洗液和濕排渣區的螺旋卸料機卸下的濕渣一起落入渣斗中,所述渣斗中的渣水混合物送入多級轉化槽進行轉化反應,反應后的料漿送入二水過濾工序。
所述濾布沖洗區下方過濾機濾盤收集的沖洗液經泵加壓后送入半水過濾機的濕排渣區螺旋卸料機的后方。
用于沖洗濕排渣區濾布的沖洗液的噴頭朝向螺旋卸料機。
所述用于沖洗濕排渣區濾布的沖洗液的噴頭距離濾布40-70mm,與濾布水平面之間的角度為10-15°。
最后一級轉化槽的料漿分為兩股,一股加壓后送入二水過濾工序,另一股加壓后再分為兩股,一股作為沖洗液沖洗螺旋卸料機,另一股作為沖洗液沖洗渣斗。
所述濾布沖洗區下方過濾機濾盤還經溢流管與第一級轉化槽連接,當濾布沖洗區的濾布洗水泵及泵出口管線出現堵塞或者水平衡出現波動時,過濾機濾盤的積液可通過水平溢流管進入第一級轉化槽。
所述濾布再生液分為至少兩股,分別沿濾布沖洗區前后沖洗濾布。
針對背景技術中存在的問題,發明人進行了如下改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五環工程有限公司,未經中國五環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1279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