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輕型客車后背門防關裝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411546.6 | 申請日: | 2021-04-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0413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13 |
| 發明(設計)人: | 趙楊博;熊飛;朱華全;古煒;王想昊;全璐;何勁迪;林金;金吉政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D65/06 | 分類號: | B62D65/06 |
| 代理公司: | 武漢市首臻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2229 | 代理人: | 朱迪 |
| 地址: | 441058 湖北省***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輕型客車 后背 門防關 裝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一種輕型客車后背門防關裝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固定支架、第一支撐裝置、第二支撐裝置、中支撐裝置和固定臂。所述固定支架與固定臂固定連接,所述固定支架的中部與中支撐裝置的端部固定連接,所述中支撐裝置與固定臂垂直設置,所述第一支撐裝置與第二支撐裝置對稱設置于中支撐裝置的兩側,所述第一支撐裝置的端部與固定支架旋轉配合,所述第二支撐裝置的端部與固定支架旋轉配合。本設計不僅可以固定雙開式后背門,防止后背門二次磕碰傷,有效提高車身品質,還可以降低線下油漆不良返修率,有效提高生產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輕型客車后背門防關裝置及其使用方法,具體適用于汽車制造工裝領域。
背景技術
在汽車制造業,沖焊涂總四大工藝是整車生產制造中必不可少的四道工序,在白車身進行的涂裝工藝主要功能是將白車身經過電脈,中涂,底漆,面漆等形式具有防銹功能和炫麗顏色的彩色車身。在生產制造過程中,為了保持車身的整體油漆性能、防止銹蝕、降低作業時間同時不干涉涂裝通道與設備零件等因素,通常是在焊裝工藝完成后,將車門與白車身框架作為一個整體轉運進入到涂裝車間進行作業。為保證涂裝電泳工藝覆蓋整個白車身,不出現薄噴或漏噴現象,同時避免車門沿鉸鏈軸開合擺動,造成鈑金件相互磕碰產生鈑金傷,需要對車門進行固定。現有的車門防關裝置一般是通過白車身上已有的安裝孔固定防關裝置,通過限位桿及施力桿固定車門。
這種車門防關裝置可保證白車身車門在半開狀態下的固定,避免車門關閉或磕碰,但其仍存在以下缺陷:
1、只能固定單開車門,無法固定雙開車門。
2、不具備緩沖結構,無法避免車門轉運過程中發生顛簸時車門形變。
3、結構復雜生產成本較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固定方式單一、結構復雜和不具備緩沖結構的缺點,提供了一種采用彈簧緩沖機構的輕型客車后背門防關裝置及使用方法。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
一種輕型客車后背門防關裝置,所述防關裝置包括:固定支架、第一支撐裝置、第二支撐裝置、中支撐裝置和固定臂;所述固定支架與固定臂固定連接,所述固定支架的中部與中支撐裝置的端部固定連接,所述中支撐裝置與固定臂垂直設置,所述第一支撐裝置與第二支撐裝置對稱設置于中支撐裝置的兩側,所述第一支撐裝置的端部與固定支架旋轉配合,所述第二支撐裝置的端部與固定支架旋轉配合。
所述第一支撐裝置包括:第一支撐臂、第一螺旋彈簧和第一卡爪;所述第一支撐臂的一端與第一卡爪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撐臂的另一端與固定支架旋轉配合,所述第一支撐臂通過其中部設置的第一螺旋彈簧與中支撐裝置的中部相連接;
所述第二支撐裝置包括:第二支撐臂、第二螺旋彈簧和第二卡爪;所述第二支撐臂的一端與第二卡爪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撐臂的另一端與固定支架旋轉配合,所述第二支撐臂通過其中部設置的第二螺旋彈簧與中支撐裝置的中部相連接。
所述第一支撐裝置、第二支撐裝置均通過其端部設置的旋轉軸與固定支架旋轉配合,所述固定支架的兩側各設置有一根限位銷,所述第一支撐裝置和第二支撐裝置分別與其對應側的限位銷限位配合。
所述固定支架包括:頂板、底板和立板,所述頂板的側部與立板的頂部垂直連接,所述底板的側部與立板的底部垂直連接。
所述中支撐裝置固定設置于頂板和底板之間,所述頂板通過中支撐裝置與底板固定連接,所述中支撐裝置的端部與立板垂直連接,所述頂板通過其兩側設置的限位銷與底板相連接,所述第一支撐裝置、第二支撐裝置通過其旋轉軸與頂板和底板旋轉配合,所述立板與固定臂固定連接。
所述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的頂部的金屬爪頭上包覆有多個彈性護套。
所述固定臂上開設有多個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可通過固定螺栓與白車身后尾梁上的螺紋安裝孔螺紋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1154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