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組配式船舶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411485.3 | 申請日: | 2021-04-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2015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16 |
| 發明(設計)人: | 陸超;王治國;許峰;劉光武;孫曉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船舶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3B21/50 | 分類號: | B63B21/50 |
| 代理公司: | 武漢河山金堂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42212 | 代理人: | 胡清堂 |
| 地址: | 430010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組配式 船舶 | ||
1.一種組配式船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動力船舶(100)、一載荷船舶(200)、兩個解脫裝置(300),所述動力船舶(100)、所述載荷船舶(200)通過所述解脫裝置(300)連接;
其中,兩個所述解脫裝置(300)對稱位于所述動力船舶(100)上與所述載荷船舶(200)相連一端的兩側,所述載荷船舶(200)上與所述解脫裝置(300)適配的兩側均合頁連接有兩個相向設置的豎向卡槽板(202),且背離所述解脫裝置(300)一側的方向為打開方向;每塊所述豎向卡槽板(202)上均開設有弧形槽(202a),使得兩個所述豎向卡槽板(202)上對應位置的弧形槽(202a)相對開設以在空間上構成卡槽孔(203),所述解脫裝置(300)頂開相向設置的所述豎向卡槽板(202),用于穿過所述卡槽孔(203)聯接所述載荷船舶(200)和所述動力船舶(10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組配式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解脫裝置(300)包括與所述卡槽孔(203)適配的卡榫頭(301)、支架組件(302)、液壓控制系統(303),所述支架組件(302)的底端固定于所述動力船舶(100),所述液壓控制系統(303)位于所述支架組件(302)上,所述卡榫頭(301)固定于所述液壓控制系統(303)上內缸體(303a)的前端、并將所述內缸體(303a)前端進行油封和氣密,使得所述液壓控制系統(303)運動過程中推動或拉動所述卡榫頭(301)插入或脫離所述卡槽孔(203)。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一種組配式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壓控制系統(303)還包括外缸體(303b)、用于裝液壓油的伸縮缸體(303c)、尾端檢查封蓋(303d)、伸縮缸套(303e)、液壓管(303f),所述內缸體(303a)背離所述卡榫頭(301)的一端與所述伸縮缸體(303c)的一端套接,另一端與所述尾端檢查封蓋(303d)拆卸連接,且所述伸縮缸體(303c)的縱截面直徑小于所述內缸體(303a)的縱截面直徑,且所述外缸體(303b)套設于所述內缸體(303a)外部靠近所述卡榫頭(301)的一側,所述內缸體(303a)與所述伸縮缸體(303c)的連接處位于所述外缸體(303b)內,使得所述內缸體(303a)在所述伸縮缸體(303c)液動作用下實現伸縮運動;
所述伸縮缸套(303e)套設于所述伸縮缸體(303c)外,且背離所述外缸體(303b)的一端與所述尾端檢查封蓋(303d)抵接,位于所述伸縮缸套(303e)處的所述伸縮缸體(303c)內為內空結構、且與所述液壓管(303f)一端連通,使得所述液壓管(303f)另一端從所述伸縮缸套(303e)穿出后與所述動力船舶(100)上的液壓泵連接,用于控制所述伸縮缸套(303e)內液壓油的供、排;
其中,所述伸縮缸套(303e)的縱截面直徑等于所述外缸體(303b)縱截面直徑。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一種組配式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組件(302)包括一圓形的尾部護板(303a)、一套筒(302b)、兩塊翼板(302c)、兩塊尾部斜撐板(302d)、兩組支撐襯板(302e),所述尾部護板(303a)與所述尾端檢查封蓋(303d)螺釘連接,且所述尾部護板(303a)縱截面的直徑大于所述尾端檢查封蓋(303d)縱截面的直徑;每組所述支撐襯板(302e)由若干塊等間距支撐襯板(302e)組成;
所述套筒(302b)套設于所述伸縮缸套(303e)和所述外缸體(303b)外,且所述伸縮缸套(303e)、所述外缸體(303b)相對的一端均位于所述套筒(302b)內,所述套筒(302b)左右兩側均一體連接有一翼板(302c),且每塊所述翼板(302c)的底部靠近所述尾部護板(303a)的一側均一體連接有一所述尾部斜撐板(302d)、靠近所述卡榫頭(301)的一側均一體連接有一組所述支撐襯板(302e),且與所述尾部斜撐板(302d)相鄰的支撐襯板(302e)之間的夾角為銳角。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船舶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武漢船舶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11485.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