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瀏覽器終端與設備的實時傳輸交互方法及系統有效
申請號: | 202110411036.9 | 申請日: | 2021-04-16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32477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9-19 |
發明(設計)人: | 易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易明半導體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H04L67/145 | 分類號: | H04L67/145;H04L67/02;H04L43/10;H04L69/16;H04L69/22;H04L67/141 |
代理公司: | 成都巾幗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1260 | 代理人: | 邢偉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瀏覽器 終端 設備 實時 傳輸 交互 方法 系統 | ||
1.一種瀏覽器終端與設備的實時傳輸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瀏覽器終端通過JavaScript向socket服務器發出建立?WebSocket?連接的請求,連接建立以后,socket服務器向瀏覽終器端返回唯一的通訊uuid,瀏覽器終端和服務器端采用定時發送心跳數據方式保持長連接;
S2.物聯設備通過普通TCP連接到socket服務器,建立連接成功后,socket服務器也會向物聯設備返回一個唯一的通訊uuid,物聯設備和服務器端采用定時發送心跳數據方式保持長連接;
S3.物聯設備連接成功后,向服務器發起注冊,注冊時帶上設備自身的唯一MAC標識符,服務器將MAC標識符與uuid進行綁定;
S4.瀏覽器終端下發讀取物聯設備的命令至socket服務器,發送內容攜帶物聯設備的MAC、瀏覽器終端uuid、以及指令類型內容;
S5.socket服務器接收到瀏覽器終端的指令,進行指令解析,解析該指令要發送的物聯設備MAC以及要發送的指令內容,解析完成后根據物聯設備MAC找到物聯設備注冊時的uuid,通過uuid找到socket連接,進行數據包下發至物聯設備,數據包主要包括瀏覽器終端的uuid、指令類型內容;
S6.物聯設備接收到socket服務器發來的控制指令,進行指令解析,完成一系列的指令操作后,返回結果信息至socket服務器返回結果中攜帶瀏覽器終端的uuid;
S7.socket服務器收到物聯設備返回結果解析出瀏覽器終端uuid,socket服務器通過瀏覽器終端uuid將數據推送至瀏覽器;
S8.瀏覽器終端接收到物聯設備通過socket服務器上傳的數據,將數據進行解析處理通過echarts組件展示至瀏覽器圖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瀏覽器終端與設備的實時傳輸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1~S2中所述的uuid固定為20個字符的字符串,用來全局標記一個socket連接,每個客戶端連接都會被分配一個全局唯一的uuid,所述客戶端為瀏覽器終端或物聯設備。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瀏覽器終端與設備的實時傳輸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uid和客戶端的socket連接生命周期是一致的,如果uuid對應的客戶端連接斷開了,那么uuid也會失效,當這個客戶端再次連接到socket服務器時,將會獲得一個新的uuid,uuid和客戶端的socket連接生命周期是一致的。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瀏覽器終端與設備的實時傳輸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uid是不會重復的,即使分布式部署也不會重復,只要有uuid,并且對應的客戶端在線,就能夠調用服務器接口向這個客戶端發送數據,uuid是進行雙向通訊的唯一身份標識符。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瀏覽器終端與設備的實時傳輸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1~S2中通過發送心跳數據保持長連接的方式包括:
客戶端定時每X秒向服務端發送心跳數據,以避免長時間無數據傳輸帶來的通訊斷開,進而保證客戶端與服務器端的長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瀏覽器終端與設備的實時傳輸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長連接過程中,服務器端通過檢測來自客戶端的心跳數據,判斷設備的在線狀態,具體過程包括:
服務器端設定Y代表連續超時的次數閾值,設定Z代表連續超時次數,并初始化為0;
客戶端定時每X秒向服務器端發送心跳數據,服務器端持續對來自客戶端的心跳數據進行接收,并進行超時檢測:
若服務器端連續X秒內未接收到來自客戶端的數據,則判定超時一次,將Z加一;服務器端收到客戶端發來的任何數據時,均認為客戶端存活,每次收到來自客戶端的數據后將Z置為0;
若連續超時次數Z超過Y次,即ZY時,服務器端判定客戶端掉線,斷開與客戶端的連接;客戶端重連后,需要按照步驟S1或步驟S2重新與服務器端建立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易明半導體有限公司,未經成都易明半導體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11036.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