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雨養條件下微酸性壤土的馬鈴薯鈣鎂磷肥適宜用量及施加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409931.7 | 申請日: | 2021-04-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9980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13 |
| 發明(設計)人: | 孫磊;石瑛;于洪濤;魏峭嶸;程瑤;湯金融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北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C15/02 | 分類號: | A01C15/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50030 黑龍***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條件下 微酸 壤土 馬鈴薯 鈣鎂磷肥 適宜 用量 施加 裝置 | ||
雨養條件下微酸性壤土的馬鈴薯鈣鎂磷肥適宜用量及施加裝置,屬于資源與環境技術領域,特征在于:所述的施加裝置的出肥尖錐(1)呈圓錐形,底圓設置一個圓柱形提拉桿頭堵腔(9),里面盛有提拉桿頭(10),導肥管(15)是與活桿固孔(4)和提拉桿頭活動腔(8)平行排列于施肥柱(2)內的管道,導肥管(15)內的空腔為導肥管腔(14),導肥管(15)上端圓形橫截面的直徑為0.3?1.5厘米,下端圓形橫截面的直徑為0.5?2厘米;雨養條件下微酸性壤土的馬鈴薯在施用100kg/hm2條件下配施350?450kg/hm2鈣鎂磷肥為宜。本發明操作簡單,使用方便,能夠快速精準地為馬鈴薯提供最大效用的鈣鎂磷肥用量并可機播施肥。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雨養條件下微酸性壤土的馬鈴薯鈣鎂磷肥適宜用量及施加裝置,屬于資源與環境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磷素具有促進作物地下器官生長發育的作用,因此在塊根塊莖作物的生產過程中多數種植戶為了獲得地下收獲器官的高產而大量施用磷肥,導致我國部分地區已經明顯出現土壤有效磷富集的現象。馬鈴薯營養豐富,用途廣泛,產量和效益遠高于其他大田作物,所以馬鈴薯種植戶比較舍得投入,壤土地區雨養馬鈴薯P2O5的推薦用量為50-120kg/hm2,但部分馬鈴薯種植戶P2O5的用量已經達到300~400kg/hm2,雖然馬鈴薯對養分的需求較高,但目前部分種植戶的磷肥施用水平已經遠超馬鈴薯的吸收能力,植物對磷的需求和吸收量遠低于氮和鉀,過量磷肥的施用,會導致土壤中大量殘留的磷,過量的磷不但可通過地表徑流導致水體污染,同時會與土壤中Fe、Zn等微量元素結合,降低微量元素的生物有效性,誘導植株出現微量元素缺乏。此外,植株吸收了過量的磷還會增強作物的呼吸作用,消耗碳水化合物,導致作物減產。因此,合理施用磷肥是降低生產成本,降低農業生產導致的面源污染,以及提高種植效益,維持農業生產可持續性的重要措施之一。酸化及酸性土壤中有效鈣鎂通常含量通常比較低,微生物群落也發生變化,致病真菌豐度提高,有益細菌和放線菌豐度降低。鈣鎂磷肥除了含有12-18%的有效磷外,同時含有對植物有益的鈣鎂等營養,可調節土壤pH值,提高土壤的鹽基飽和度。因此與目前應用較廣的磷酸一銨和磷酸二銨相比,在已發生輕度酸化和趨于酸化的土壤中施用鈣鎂磷肥,對改良土壤,均衡土壤養分具有明顯的優勢。但如何施加粒狀鈣鎂磷肥和每公頃施加多少粒狀鈣鎂磷肥是生產中的技術瓶頸,所以將鈣鎂磷肥加工成粒狀,使其容易滾落,然后添加到盛粒肥箱中,由下端設置出肥尖錐的施加裝置插入土壤中,提拉提拉桿,根據提拉的高度將定量的粒狀鈣鎂磷肥釋放到指定位置,從而達到最大發揮鈣鎂磷肥肥效的目的,發明雨養條件下微酸性壤土的馬鈴薯鈣鎂磷肥適宜用量及施加裝置是必要的。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施用粒狀鈣鎂磷肥和每公頃施用多少粒狀鈣鎂磷肥的難題,本發明提供了雨養條件下微酸性壤土的馬鈴薯鈣鎂磷肥適宜用量及施加裝置,該種雨養條件下微酸性壤土的馬鈴薯鈣鎂磷肥適宜用量及施加裝置將鈣鎂磷肥加工成粒狀,使其容易滾落,然后添加到盛粒肥箱中,由下端設置出肥尖錐的施加裝置插入土壤中,提拉提拉桿,根據提拉的高度將定量的粒狀鈣鎂磷肥釋放到指定位置,從而達到最大發揮鈣鎂磷肥肥效的目的。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北農業大學,未經東北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09931.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多模塊高溫陶瓷燒制用熱電偶機構
- 下一篇:一種隔離式安全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