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耐用環保型保溫管材料及生產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408734.3 | 申請日: | 2021-04-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8526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30 |
| 發明(設計)人: | 孫偉;孫強;王建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夏領航保溫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4B30/02 | 分類號: | C04B30/02;C03C13/06;C03B37/04 |
| 代理公司: | 西安嘉思特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61230 | 代理人: | 王明超 |
| 地址: | 750200 寧夏回族自治*** | 國省代碼: | 寧夏;6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耐用 環保 保溫 管材 料及 生產工藝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耐用環保型保溫管材料及生產工藝,配方包括:玄武巖、煤矸石、白云石、石灰石、酚醛樹脂膠粘劑、輔料、海泡石絨、憎水劑、二氧化硅和廢料巖棉,各組分的重量份數分別是:10?15份的玄武巖、1?2份的煤矸石、3?5份的白云石、3?5份的石灰石、2?3份的酚醛樹脂膠粘劑、4?8份的輔料、2?3份的海泡石絨、1?2份的憎水劑、3?5份的二氧化硅和5?8份的廢料巖棉;該發明,通過選取的廢料巖棉作為該保溫管材料中的其中一個原料,同時選取了多種天然成型物質為原料,有利于環保,同時在制備的過程中,利用多次擠壓成型,有利于使多種不同性質的原料緊密貼合,增加了原料之間的摩擦力,降低了保溫管斷裂的風險,有利于耐用,延長了該保溫管的使用壽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保溫管材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耐用環保型保溫管材料及生產工藝。
背景技術
保溫管是絕熱管道的簡稱,保溫管用于液體、氣體及其他介質的輸送,在石油、化工、航天、集中供熱、中央空調、市政等管道的絕熱工程保溫,但現有的保溫管在選取原料的過程中,通常采用新原料進行制備,不利于廢料的回收利用,進而不利于環保,同時在制備的過程中,由于多種原料之間不同的性質,易導致制備出的保溫管之間出現斷裂的現象發生,從而降低了保溫管的使用壽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耐用環保型保溫管材料及生產工藝,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耐用環保型保溫管材料,配方包括:玄武巖、煤矸石、白云石、石灰石、酚醛樹脂膠粘劑、輔料、海泡石絨、憎水劑、二氧化硅和廢料巖棉,各組分的重量份數分別是:10-15份的玄武巖、1-2份的煤矸石、3-5份的白云石、3-5份的石灰石、2-3份的酚醛樹脂膠粘劑、4-8份的輔料、2-3份的海泡石絨、1-2份的憎水劑、3-5份的二氧化硅和5-8份的廢料巖棉。
優選的,所述輔料是硅藻土和螢石中的其中一種或者其混合物。
優選的,所述憎水劑為有機硅巖棉憎水劑。
一種耐用環保型保溫管材料的生產工藝,包括以下步驟:步驟一,原料稱取;步驟二,破碎處理;步驟三,攪拌混合;步驟四,熔煉處理;步驟五,離心制備;步驟六,擠壓成型;步驟七,加熱軟化;步驟八,制備成型;
其中上述步驟一中,首先按照重量份數分別稱取10-15份的玄武巖、1-2份的煤矸石、3-5份的白云石、3-5份的石灰石、2-3份的酚醛樹脂膠粘劑、4-8份的輔料、2-3份的海泡石絨、1-2份的憎水劑、3-5份的二氧化硅和5-8份的廢料巖棉備用;
其中上述步驟二中,將步驟一中稱取的玄武巖、煤矸石、白云石、石灰石、輔料、海泡石絨、二氧化硅和廢料巖棉分別利用破碎機進行破碎處理得到顆粒料備用;
其中上述步驟三中,將步驟二中得到顆粒料根據攪拌機容量的大小均勻的分成若干等份,隨后將每份得到的顆粒料依次放置在攪拌機中進行混合處理,且每份顆粒料在每次混合中的時間為20-30min,隨后將經過攪拌混合的顆粒料進行收集歸納形成混合物;
其中上述步驟四中,將步驟三中得到的混合物放置在熔爐中進行熔煉得到熔液;
其中上述步驟五中,將步驟一中稱取的酚醛樹脂膠粘劑和憎水劑放置在熔液中,隨后將熔液利用離心機制成纖維原料備用;
其中上述步驟六中,將步驟五中得到的纖維原料利用集棉機形成薄片,且薄片的厚度為0.5-1cm,隨后將形成的薄片通過堆疊的方式使薄片形成厚片,且厚片的厚度為2-3cm,然后將得到的厚片放置在加壓機中進行擠壓成型得到片狀板材;
其中上述步驟七中,將步驟六中得到的片狀板材放置在加熱爐中進行加熱使片狀板材軟化,隨后將軟化后的片狀板材利用加壓機加壓形成波浪板,隨后將加壓后的波浪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夏領航保溫材料有限公司,未經寧夏領航保溫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0873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