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無動力自流式地下土壤滲濾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406921.8 | 申請日: | 2021-04-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87149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15 |
| 發明(設計)人: | 吳耀國;胡思海;孫然;郭茜;孟昭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北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2F3/30 | 分類號: | C02F3/30;C02F3/32 |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61216 | 代理人: | 金艷婷 |
| 地址: | 710068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動力 自流 地下 土壤 滲濾 系統 | ||
1.一種無動力自流式地下土壤滲濾系統,其特征在于,自上而下依次包括種植土壤層(2)、布水層(3)、土壤滲濾層(4)和承托層(5);
所述土壤滲濾系統整體呈傾斜狀,其中種植土壤層(2)表面與水平面的夾角為負12°~負15°,所述布水層(3)、土壤滲濾層(4)、承托層(5)與種植土壤層(2)相互平行;
所述土壤滲濾層(4)自上而下依次包括第一土壤滲濾層(41)和第二土壤滲濾層(42),所述第一土壤滲濾層(41)和第二土壤滲濾層(42)為相互匹配的楔形結構;所述第一土壤滲濾層(41)與第二土壤滲濾層(42)的接觸面與水平面夾角為25~30°;所述第一土壤滲濾層(41)的厚度沿著進水口至出水口方向從1.0~1.3m逐漸變化至0.7~0.9m,第二土壤滲濾層(42)的厚度沿進水口至出水口方向從0.7~0.9m逐漸變化至1.0~1.3m;
所述布水層(3)中設置有布水管(6);所述布水層(3)的最高處設置有進水口,所述承托層(5)的最低處設置有出水口(7);
所述布水層(3)包括碎石塊或粗砂;所述第一土壤滲濾層(41)包括黃土,所述第二土壤滲濾層(42)包括黃土,且第一土壤滲濾層(41)的土壤密度低于第二土壤滲濾層(42)的土壤密度,所述第一土壤滲濾層(41)的土壤密度為1.30~1.38g/cm3,所述第二土壤滲濾層(42)的土壤密度為1.40~1.50g/cm3;所述承托層(5)包括碎石塊或粗砂。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動力自流式地下土壤滲濾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種植土壤層(2)厚度為45~55cm。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動力自流式地下土壤滲濾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層(3)厚度為10~15cm;布水層(3)中碎石塊或粗砂的粒徑為3~5cm。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動力自流式地下土壤滲濾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層(5)厚度為10~15cm,承托層(5)中的碎石塊或粗砂的粒徑為6~8cm。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串聯立式好氧厭氧組合的地下土壤滲濾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管(6)包括布水主管和設置在布水主管兩側的多個布水支管,所述布水支管沿布水主管長度方向依次設置,所述布水主管沿進水口至出水口(7)方向設置,所述布水支管上開設若干透水孔。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串聯立式好氧厭氧組合的地下土壤滲濾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種植土壤層(2)上方形成有植物層(1),植物層(1)包括冬青、月季花或花椒樹。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串聯立式好氧厭氧組合的地下土壤滲濾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滲濾系統還包括防滲墻(8),所述防滲墻(8)圍繞土壤滲濾系統的四周和底部設置,防滲墻(8)底部開設有所述出水口(7);所述防滲墻(7)厚度為6~12c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北工業大學,未經西北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06921.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