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高粱秸稈歸壟單粒溝播抗旱藝機一體化播種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406709.1 | 申請日: | 2021-04-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27345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20 |
| 發明(設計)人: | 楊慧珍;任志強;許晶;卜華虎;肖建紅;張寧;常有利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西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G22/20 | 分類號: | A01G22/20;A01B79/00 |
| 代理公司: | 太原智慧管家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4 | 代理人: | 馬俊平 |
| 地址: | 030801 山西***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高粱 秸稈 歸壟單粒溝播 抗旱 一體化 播種 方法 | ||
1.高粱秸稈歸壟單粒溝播抗旱藝機一體化播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產地環境
1.1產地選擇:選擇生態條件好,遠離污染源,不須蓋地膜,具有可持續生產能力的農業生產區域;
1.2環境質量:空氣條件良好,土壤PH值6-8,降水400毫米以上的地區;
步驟2:品種選擇
選用經國家或省級審定并適宜本區種植的品種,種子質量符合GB 4404.1的規定,包衣種子符合GB/T 15671的規定;
步驟3:播種
3.1整地準備:在秋收之后,秸稈粉碎10cm左右鋪于地表,或者秸稈粉碎淺旋均可,播種前,不需要任何整地作業,水澆地也不用澆出苗水;
3.2播期:掌握在春季地下10厘米處溫度穩定在10℃以上即可種植;
3.3根據土壤肥力與施肥水平選擇適宜不同密度的品種,并確定播種量與留苗密度,每667m2留苗7000株~13000株;
3.4探墑播種:根據土壤墑情將表層干土歸于播種行兩邊,漏出濕土,使播種區土壤含水量≥12%;
3.5旋耕:播種行局部旋耕寬10cm,深21cm左右;播種行之間壟寬40cm,滅茬刀旋耕8-10cm,把秸稈與土混合,保證苗床干凈無秸稈和草籽,不影響出苗;
3.6開溝起壟:船形播種開溝器開溝深16cm,兼顧平整苗床、秸稈歸壟;
3.7精播:通過播種盤將種子與微生物菌劑精準精量施放,兼顧鎮壓;農用微生物菌劑的數量根據菌肥的含量和使用標準來定;
3.8底肥精量條施:將底肥通過肥料槽集中條施,并通過下肥口調整肥料用量,底肥施于種子下方兩邊各5cm的位置,提高了肥料利用率,肥料應符合NY/T496肥料合理使用準則通則;
步驟4:中耕管理
4.1中耕時間:拔節前期,高粱高度達到30-40cm時進行;
4.2中耕鋤草:中耕5cm深,寬28cm;
4.3化肥集中條施:每畝20kg復合肥和25kg尿素,集中于苗子根部,填埋播種溝;肥料應符合NY/T496肥料合理使用準則通則;
4.4培土:通過中耕機進行培土,在把播種溝填平的基礎上,再培土15cm高,形成15cm深的壟溝;
步驟5:澆水
高粱從撥節期開始需水量逐漸增加,每畝澆水量以50m3左右;
步驟6:定向集中噴葉面肥
葉面定向噴施微量元素:尿素0.5%~2%、磷酸二氫鉀0.3%~0.5%、硫酸銨0.2%~9.3%、鉬酸銨0.01%、硼砂0.1%~0.2%、硫酸鋅0.1%~0.4%、氨基酸≥100克/升;
步驟7:病蟲害防治
用種子重量0.6%~0.7%的8%戊唑醇·氟蟲氰拌防治種絲黑穗病;用8%丁硫啶蟲咪1000倍液和1.8%阿維菌素乳油1000倍液噴霧防治蚜蟲;農藥使用符合GB/T8321農藥合理使用準則;
步驟8:收獲
8.1收獲時期:適宜收獲期在蠟熟末期,此時收獲籽粒飽滿,產量最高,品質最佳;機收可使用聯合收割機進行;
8.2秸稈處理:將秸稈粉碎10cm左右,地表覆蓋;
步驟9:生產檔案
詳細記錄技術要點、田間管理、收獲、深松深耕各個環節所采取的具體措施,建立生產檔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西農業大學,未經山西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06709.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