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復合兩相一體化厭氧反應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404816.0 | 申請日: | 2021-04-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0497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13 |
| 發明(設計)人: | 方義;陳志莉;周自堅;唐瑾 | 申請(專利權)人: | 桂林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2F3/28 | 分類號: | C02F3/28 |
| 代理公司: | 重慶雙馬智翔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41 | 代理人: | 何曉 |
| 地址: | 541006 廣西壯***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復合 兩相 一體化 反應 系統 | ||
1.一種復合兩相一體化厭氧反應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配水箱(1)、CSTR反應器(2)、ABR反應器和儲水箱(6),所述配水箱(1)與CSTR反應器(2)之間通過第一管道(12)連通,所述CSTR反應器(2)與ABR反應器之間通過第二管道(81)連通,所述ABR反應器和儲水箱(6)之間通過第三管道(62)連通;
所述ABR反應器內分割成多個相連通的隔室,最后一個隔室為沉淀室(34),其他隔室為反應室,且第一個反應室的容積大于后面反應室的容積,每個反應室內均設有上流室(32)和下流室(33),所述上流室(32)內靠近其上端的位置設組合纖維填料,所述上流室(32)內靠近其下端的位置設混合惰性填料,所述沉淀室(34)內設蜂窩斜管填料,同一個反應室內的上流室(32)和下流室(33)的上端相連通,后一個反應室的上流室(32)和前一個反應室的下流室(33)的下端相連通,在第一個反應室內還設有進水下流室(35),該進水下流室(35)的下端與第一個反應室內的上流室(32)的下端相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兩相一體化厭氧反應系統,其特征在于:除最后一個反應室外,其他反應室內的下流室(33)和進水下流室(35)內靠近其上端的位置處分別設有進水孔(36),所述第二管道(81)分別與該進水孔(36)連通,且在該第二管道(81)上靠近每一個所述進水孔(36)的位置分別設有流量計。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兩相一體化厭氧反應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流室(32)的橫截面面積從下往上依次遞減,所述下流室(33)的橫截面面積從下往上依次遞增。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兩相一體化厭氧反應系統,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一個反應室內的所述上流室(32)與下流室(33)的上端連通處設置有鋸齒形出水堰(5)。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復合兩相一體化厭氧反應系統,其特征在于:后一個反應室內的所述鋸齒形出水堰(5)的位置低于前一個反應室內的所述鋸齒形出水堰(5)的位置。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復合兩相一體化厭氧反應系統,其特征在于:除最后一個反應室外,其他反應室內的下流室(33)和進水下流室(35)內靠近其下端的位置處分別設有回水孔(37),回水管道(72)的進水端與所述沉淀室(34)相連通,該回水管道(72)的出水端分別與所述回水孔(37)連通,且在該回水管道(72)上靠近每一個所述回水孔(37)的位置分別設有流量計。
7.根據權利要求1-6中任一項所述的復合兩相一體化厭氧反應系統,其特征在于:在每一個所述反應室的上端均設有排氣孔(38),所述排氣孔(38)通過排氣管道與氣體收集裝置(40)連通。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復合兩相一體化厭氧反應系統,其特征在于:在每一個反應室和沉淀室(34)的底部均設有排泥孔(39),該排泥孔(39)與排泥管(41)連通。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兩相一體化厭氧反應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CSTR反應器(2)內的攪拌葉片上靠近其自由端的位置設有擋板(22),該擋板(22)沿所述CSTR反應器(2)內攪拌軸的軸向延伸,在所述CSTR反應器(2)內還設有加熱棒和溫控裝置(23)。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兩相一體化厭氧反應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ABR反應器置于鐵支架(31)上,且在該ABR反應器與鐵支架(31)之間設保溫海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桂林理工大學,未經桂林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04816.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