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透光的中子屏蔽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403604.0 | 申請日: | 2021-04-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2197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16 |
| 發明(設計)人: | 熊厚華;高潔;杜紀富;曾正魁;陳志遠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北科技學院 |
| 主分類號: | C08L69/00 | 分類號: | C08L69/00;C08K3/22;C08K9/06;C08K5/134 |
| 代理公司: | 咸寧鴻信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2249 | 代理人: | 劉喜 |
| 地址: | 437100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透光 中子 屏蔽 復合材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高透光的中子屏蔽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屬于核輻射屏蔽材料技術領域。1)將偶聯劑溶于適量丙酮,加入納米氧化釓后,超聲處理30?50分鐘,得到表面改性的納米氧化釓;2)將PC基料在120?130℃條件下干燥至含水量低于0.02%;3)按照重量比將改性過的納米氧化釓與干燥的PC及抗氧劑混合均勻;4)將混合料加入到雙螺桿擠出機中,在240?270℃下熔融擠出,螺桿機轉速為200?600rpm,經過熔融擠出,冷卻造粒即得復合材料。本發明具有高透光性、且能夠屏蔽中子等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核輻射防護材料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高透光的中子屏蔽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核技術利用的越來越廣泛,以及人們對輻射安全要求越來越高,核輻射防護受到更加廣泛的重視。特別是中子具有非常強的穿透性,比伽瑪射線更加難以屏蔽。而具有中子輻射場的應用較多,如核電廠、核潛艇、各類實驗研究堆、中子加速器、同位素中子源等。
目前已研發了各種中子屏蔽材料,如水泥基或不銹鋼含中子吸收劑材料、聚乙烯基的復合材料等,這些防核輻射材料均存在一些缺點,如聚乙烯基的屏蔽材料不耐溫;不銹鋼、混泥土基的屏蔽材料密度太大,不便于推廣利用;還有些復合材料其制備工藝復雜,造價昂貴,Teva、別是絕大多數屏蔽材料透光性差,這就限制了材料在某些需要透光要求的環境下使用,如核反應堆觀察窗、熱室窗、護目鏡等。
聚碳酸酯為五大工程塑料之一,具有優越的綜合性能。由于其結構上的特殊性,已成為五大工程塑料中增長速度最快的通用工程塑料。聚碳酸酯的分子鏈上含有苯環和碳酸脂結構,因此,其分子鏈的剛性非常大,它具有優良的光學性能、抗沖擊性能、耐熱性、耐寒性能及耐磨性能。目前廣泛應用于汽車、電子電氣、建筑、辦公設備、包裝、運動器材、醫療保健等領域,隨著改性研究的不斷深入,正迅速拓展到航空航天、計算機、光盤等高科技領域。
稀土元素中釓的中子吸收截面比常用硼高很多,釓的熱中子吸收截面約為48000b,硼的熱中子吸收截面約為3800b,釓的中子吸收截面約是硼的12倍。將氧化釓填充到PC中制備復合材料,可以兼得PC材料優異的光學性能、力學性能和中子屏蔽性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第一個目的是針對現有的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高透光的中子屏蔽復合材料,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具有高透光性的、能夠屏蔽中子的復合材料。
本發明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高透光的中子屏蔽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以高分子材料PC為基體材料,以納米氧化釓作為中子吸收劑,通過熔融共混方式制備得到所述復合材料;所述復合材料由以下質量份數配比的原料組合而成:90-100份的聚碳酸酯、中子吸收劑1-10份、抗氧劑0.5-2份、偶聯劑0.1-1份。
進一步的,所述聚碳酸酯為雙酚A型聚碳酸酯。
進一步的,所述中子吸收劑為納米氧化釓。
進一步的,所述納米稀土氧化物的粒徑小于100nm,在復合材料中的配比為1-10份。
進一步的,所述抗氧劑為1010、1076或亞磷酸三苯酯中的一種。
進一步的,所述偶聯劑為硅烷偶聯劑KH560或KH570中的一種。
本發明的第二個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出制備上述復合材料的方法。
一種高透光的中子屏蔽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偶聯劑溶于適量丙酮,加入納米氧化釓后,超聲處理30-50分鐘,得到表面改性的納米氧化釓;
2)將PC基料在120-130℃條件下干燥至含水量低于0.02%;
3)按照重量比將改性過的納米氧化釓與干燥的PC及抗氧劑混合均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北科技學院,未經湖北科技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0360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