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岸基供電的海上油田群組的互聯能量管理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403430.8 | 申請日: | 2021-04-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7886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27 |
| 發明(設計)人: | 楊鵬;王學彬;趙春雷;王磊;宋文樂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網河北省電力有限公司滄州供電分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國網河北省電力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J3/00 | 分類號: | H02J3/00;H02J13/00 |
| 代理公司: | 石家莊新世紀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徐瑞豐;董金國 |
| 地址: | 061001 ***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岸基 供電 海上 油田 能量 管理 系統 | ||
本發明涉及能量管理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基于岸基供電的海上油田群組的互聯能量管理系統,通過采集海上油田平臺的運行參數,將該運行參數進行處理后發送給能量管理平臺,由能量管理平臺進行能量匹配建模,完成能量匹配任務,并將能量調用指令發送給能量調用模塊,向海上油田群組分配能量調用任務,提高能源互聯網系統整體的能量利用效率和靈活性,提升社會和經濟效益。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能量管理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基于岸基供電的海上油田群組的互聯能量管理系統。
背景技術
涉及能源、信息、電氣等多個領域和學科的能源互聯網是提升能源系統智能化水平,解決人類社會能源危機,緩解氣候變化和全球變暖進程的重要手段。隨著能源互聯網理念和架構的發展和完善,相關的技術也在能源互聯網示范工程中得到了實踐。在自底向上架構的能源互聯網場景中,多個能量路由器(簡稱:路由器)彼此連接,構成能量路由網絡。不同的能量單元通過信息、電力接口接入能量路由器,并通過能源路由網絡在能量單元之間實現能源(電力)的開放、對等交換。
為了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減少能量傳輸過程中帶來的損耗,能源局域消納在先,廣域互聯在后成為了能源互聯網系統中的重要能量管理原則。根據該能量管理原則,每個能量單元應當優先與其鄰近的能量單元建立能量連接,構成能源消納集群,并在集群內實現能源的供需平衡。具體來說,對于典型的能量單元,如果其能夠通過自身可控能源生產、消納單元的調節實現其內部的能源供需平衡,則該能量單元自身構成一個能源消納集群。如果該能量單元無法依靠其內部的能源調度實現平衡,則其將通過能量路由網絡同相匹配的能量單元建立能量連接,從而構成能源消納集群,并通過集群內部的能源調度實現供需的匹配。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岸基供電的海上油田群組的互聯能量管理系統,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基于岸基供電的海上油田群組的互聯能量管理系統,包括能量管理平臺、由多個海上油田平臺構建的海上油田群組以及能量調用模塊,所述能量管理平臺與所述海上海上油田群組電性連接,所述能量管理平臺還與所述能量調用模塊電性連接,其中:
所述海上油田群組,用于采集海上油田平臺的運行參數,將該運行參數進行處理后發送給能量管理平臺;
所述能量管理平臺,用于接收海上油田群組發送的運行參數,進行能量匹配建模,完成能量匹配任務,并將能量調用指令發送給能量調用模塊;
所述能量調用模塊,用于接收能量調用指令,向海上油田群組分配能量調用任務。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海上油田平臺包括信號采集端、信號轉化端、信號存儲端和信號發送端,所述信號采集端與所述信號轉化端電性連接,所述信號轉化端和所述信號存儲端電性連接,所述信號存儲端與所述信號發送端電性連接。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信號采集端用于采集海上油田平臺的運行參數,并將采集得到的運行參數發送給信號轉化端,所述信號轉化端接收所述信號采集端發送的運行參數,將該運行參數轉化為數字信號后發送給信號存儲端,信號存儲端接收該數字信號并發送給信號發送端。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能量管理平臺包括信號接收端、能量匹配端和電網信息獲取端、指令傳輸端和反饋端,所述信息接收端和電網信息獲取端均與能量匹配端電性連接,所述能量匹配端和所述指令傳輸端電性連接。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能量管理平臺還包括有反饋端,所述反饋端與所述指令傳輸端電性連接。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能量調用模塊包括有能量調度模塊、指令接收模塊和指令發送模塊,所述能量調度模塊分別與指令接收模塊、指令發送模塊電性連接。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能量調用模塊還包括有互聯網云端,所述互聯網云端與所述能量調度模塊電性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網河北省電力有限公司滄州供電分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國網河北省電力有限公司,未經國網河北省電力有限公司滄州供電分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國網河北省電力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0343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