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標識解析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403102.8 | 申請日: | 2021-04-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89255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03 |
| 發明(設計)人: | 張尼;吳云峰;薛繼東;張久發;李末軍;韓慶敏;董偉;魏利卓;彭思瑀;許彥彬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第六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6F16/958 | 分類號: | G06F16/958;G06F16/27;G06F16/22;G06F9/445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達劉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劉新宇 |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昌平***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標識 解析 系統 | ||
本公開涉及一種標識解析系統,包括:多個區塊鏈節點,所述區塊鏈節點之間共享標識地址索引,所述標識地址索引包括標識與標識解析信息所在的服務器地址之間的關聯關系;所述區塊鏈節點包括區塊鏈服務器,所述區塊鏈服務器用于接收標識的解析請求,并確定所述標識的解析信息,以及在無法確定所述標識的解析信息的情況下,從所述標識地址索引中確定所述標識的解析信息所在的服務器地址。本公開降低了網絡擁堵,提高了用戶的查詢效率,并且各個區塊鏈節點之間共享標識地址索引,在一個區塊鏈節點出現問題的情況下,其它區塊鏈節點仍然保存有所述標識地址索引,提高了數據存儲的安全性。
技術領域
本公開涉及互聯網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標識解析系統。
背景技術
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是工業互聯網網絡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支撐工業互聯網互聯互通的神經中樞,其作用類似于互聯網領域的域名解析系統?,F有的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系統包括Handle標識解析系統、OID標識解析系統、國家物聯網Ecode標識解析系統以及全球商品標識GS1標識解析系統等。相關技術中,用戶通過終端向服務器發送標識的解析請求,服務器根據解析請求,返回與標識對應的解析內容。由于受服務器性能的影響,當存在大量的解析請求時,會造成網路擁堵,從而導致用戶端查詢時間較長,或查詢出錯。
發明內容
為克服相關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公開提供一種標識解析系統。
包括:多個區塊鏈節點,所述區塊鏈節點之間共享標識地址索引,所述標識地址索引包括標識與標識解析信息所在的服務器地址之間的關聯關系;
所述區塊鏈節點包括區塊鏈服務器,所述區塊鏈服務器用于接收標識的解析請求,并確定所述標識的解析信息,以及在無法確定所述標識的解析信息的情況下,從所述標識地址索引中確定所述標識的解析信息所在的服務器地址。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區塊鏈節點還包括本地服務器,
所述本地服務器用于接收用戶發送的標識的解析請求,將所述解析請求發送至所述區塊鏈服務器,接收所述區塊鏈服務器返回的所述標識的解析信息或所述標識的解析信息所在的服務器地址。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本地服務器還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標識的解析信息所在的服務器地址后,向目標服務器發送所述標識的解析請求,以及接收所述目標服務器返回的所述標識的解析信息。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本地服務器包括緩存模塊,所述緩存模塊存儲了標識的歷史解析信息,
所述本地服務器還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用戶發送的標識的解析請求后,從所述緩存模塊中確定所述標識的解析信息,以及在未緩存所述標識的解析信息的情況下,將所述解析請求發送至所述區塊鏈服務器。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本地服務器還用于在接收所述區塊鏈服務器返回的所述標識的解析信息后,將所述標識的解析信息記錄至所述緩存模塊,并定期刪除記錄時間大于預設值的解析信息,以更新所述緩存模塊。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本地服務器包括配置模塊,所述配置模塊包括標識類別與區塊鏈服務器之間的關聯關系,所述本地服務器還用于在接收到用戶發送的標識的解析請求后,利用所述配置模塊識別所述解析請求中標識的類別,確定與所述類別相匹配的區塊鏈服務器,向所述區塊鏈服務器發送所述解析請求。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本地服務器還用于在接收到用戶發送的標識的解析請求后,在所述配置模塊識別不到所述解析請求中標識的類別的情況下,向所述用戶返回解析失敗的消息。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與所述類別相匹配的區塊鏈服務器包括與所述本地服務器處于同一區塊鏈節點的區塊鏈服務器,以及與所述本地服務器處于不同區塊鏈節點的區塊鏈服務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第六研究所,未經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第六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03102.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基于電子架子鼓數據的學習、評估和預測系統及方法
- 下一篇:光學鏡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