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智能取土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402552.5 | 申請日: | 2021-04-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55521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15 |
| 發明(設計)人: | 毛心洪;陳金金;蔣凈;杜明;周艷茹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弘鋼建設工程監理咨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1/08 | 分類號: | G01N1/08 |
| 代理公司: | 重慶千石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59 | 代理人: | 蔡春儒 |
| 地址: | 401320 重慶市***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智能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智能取土裝置,包括:機體;鉆采機構,用于安裝在所述機體上,并對土壤進行樣品采集;換料機構,用于安裝在所述機體內,并回收所述鉆采機構采集到的樣品;存儲機構,用于安裝在所述機體內,并將所述換料機構回收的樣品進行存儲。實現了對采集的土壤樣品進行即時的自動存儲,事后無需再對土壤進行手動分類存儲;同時機體對鉆采機構、換料機構和存儲機構進行結構支撐,無需再用人工手動扶持,省時省力。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勘察工程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智能取土裝置。
背景技術
取土器用來提起下層試驗土壤原狀土作為試樣以了解其性質,為使更多的了解基層性質,以及在工程地質勘探和勘察工作中,為了求得地基土的物理力學性能指標,有時甚至要在較深處取原樣土,而這種取土設備稱之為取土器。
目前,常用的取土器分為手動取土器、電動取土器和油動力取土器。然而,手動取土器,質量較輕,以人力取土,非常不利于鉆入土層,同時由于鉆入過程中土壤被擠壓,在取出土樣的時候非常麻煩,耗時耗力;一般的電動和油動力取土器,價格昂貴,取土過程中,土樣的采取效率低。
現有技術中公告號CN206636553U的發明專利公開了“一種智能取土器”。
但是,上述“一種智能取土器”在實際使用過程中仍存在以下不足:
需要操作人員手動扶持取土裝置進行取土,并且取完土后無法對樣品進行即時的自動存儲,事后還需要對土壤進行手動分類存儲,費時費力。
基于此,申請人考慮設計一種無需操作人員手動扶持,并且能偶對采集的樣品進行即時自動存儲的智能取土裝置。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提供一種無需操作人員手動扶持,并且能偶對采集的樣品進行即時自動存儲的智能取土裝置。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智能取土裝置,包括:
機體;
鉆采機構,用于安裝在所述機體上,并對土壤進行樣品采集;
換料機構,用于安裝在所述機體內,并回收所述鉆采機構采集到的樣品;
存儲機構,用于安裝在所述機體內,并將所述換料機構回收的樣品進行存儲。
同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一種智能取土裝置具有的優點是:
通過設置的換料機構和存儲機構,實現了對鉆采機構采集的土壤樣品進行即時的自動存儲,事后無需再對土壤進行手動分類存儲;同時機體對鉆采機構、換料機構和存儲機構進行結構支撐,無需再用人工手動扶持,省時省力。
上述一種智能取土裝置具有結構較為簡單,易于實施的優點,適合在現有的工程勘察隊伍配備使用,且運行使用的成本較低,能夠提高使升效益。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外部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中AA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2中采樣器被升降組件提升至機體內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4中采樣器被夾臂夾持住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圖5中鉆桿繼續被升降組件提升,從而與采樣器分離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圖6中采樣器被換臂臺從下往上切換位置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圖7中換料機械手被位移組件提升至儲土臺后,采樣器與儲土臺上樣品槽相結合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弘鋼建設工程監理咨詢有限公司,未經重慶弘鋼建設工程監理咨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0255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