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苗藥蘄艾艾灸條配方及制作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402390.5 | 申請日: | 2021-04-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3402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20 |
| 發明(設計)人: | 高勇;李佳佳;原孟男;陳秀英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貞生物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36/61 | 分類號: | A61K36/61;A61K9/00;A61K47/46;A61P29/00;A61H39/06;A61K33/04 |
| 代理公司: | 鄭州智多謀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70 | 代理人: | 馬士騰 |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鄭州市***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種苗 藥蘄艾 艾灸 配方 制作方法 | ||
本發明涉及苗藥蘄艾艾灸條的制作,尤其涉及本發明的一種苗藥蘄艾艾灸條配方及制作方法,其組成成分的比如下:包括將肉桂、丁香、桂枝、松節、獨活、硫黃、沒藥和川芎。一種苗藥蘄艾艾灸條配方及制作方法包括步驟一,制備艾絨;步驟二,制備藥粉;步驟三,制備藥艾絨;步驟四,制備粘合膠;步驟五,制備藥艾條;步驟六,干燥艾條;步驟七,窖藏艾條;本生產工藝制得的蘄艾艾灸條藥味濃厚、火力溫和、滲透性強。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苗藥蘄艾艾灸條的制作,尤其涉及一種苗藥蘄艾艾灸條配方及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艾灸是中醫物理療法中的灸法。它是點燃用艾葉制成的艾灸材料產生的特殊艾熱刺激人體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過激發經氣的活動來調整人體紊亂的生理生化功能。灸法在我國已有數千年的歷史,其治療效果已為無數臨床實踐所證實。在現有的技術中,各種艾制品琳瑯滿目、魚目混珠,加之利潤的驅使,以次充好、造假的事情也是層出不窮,令人嘆息。首先,單一清艾條艾灸僅具有穴位燒灼、溫熨的刺激作用,雖具有一定的保健療效,但刺激量跟滲透性不足,調理效果也有待進一步提高,施灸過程時間耗費比較多,和所得效果不成正比。其次,市面上的藥灸條,要么藥物配方復雜,針對性欠缺,所得療效不匹配;要么就是藥物配方過于簡單,適應體病癥范圍受到限制。第三,市面上一些著名的藥灸,諸如雷火神針、太乙神針等,配方中不乏一些名貴、珍稀藥材,單從原材料上看,藥物成本特別高,尤其像沉香、麝香這些藥物,屬于瀕危資源,國家法律有嚴格管控,這大大限制了其生產和運用。第四,現有灸條制作工藝參差不齊,加入藥粉后韌性差,容易散落,掉落藥渣,造成燙傷;還有存在燃燒速度偏快,灸火不易把控等缺陷。第五,市面上的藥灸在療效上無量化標準,和普通清艾條相比,療效是否有加持并無事實根據。
第六,市面上很多艾條做得異常粗,美其名曰“大炮灸”“雷火灸”,單從外觀和名稱上迷惑大眾,混淆視聽,沒有真正傳承藥灸精髓,反而對傳統艾灸造成一定的摧殘。第七,市面上很多藥灸配方不協調,容易導致艾灸后傷陰,出現口干舌燥、煩躁等明顯的不良反應。因而開發一種燃燒時間長、溫度適中、藥效好、火力滲透力強、配方安全經濟的藥灸艾條勢在必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黃棗顆粒及其制作工藝。
本發明的黃棗顆粒,采用如下技術方案:本發明的一種苗藥蘄艾艾灸條配方及制作方法,其組成成分的比如下:包括將肉桂、丁香、桂枝、松節、獨活、硫黃、沒藥和川芎按2:1:1:1:1:0.5:0.5:1的比例混合。
步驟一,制備艾絨:
取三年陳干燥的道地蘄艾艾葉適量,通過手工擇撿的方式,剔除其中的秸稈、莖等無用雜質;然后將擇撿好的艾葉置于傳統石臼當中,用黃檀木木杵反復搗舂捶打,使之出絨,每次兩公斤艾葉捶打3000-3500次,讓艾葉粉塵、細屑以及葉柄與葉脈纖維充分分離,然后篩除雜質后就可得到艾絨;
步驟二,制備藥粉:
將肉桂、丁香、桂枝、松節、獨活、硫黃、沒藥和川芎按2:1:1:1:1:0.5:0.5:1的比例混合,粉碎成細粉,過200目篩篩后,形成中藥配方藥粉;
步驟三,制備藥艾絨:艾絨和藥粉的用量比為9:1,將艾絨平鋪,在艾絨上撒藥粉,將二者充分糅合在一起;
步驟四,制備粘合膠:
選用純天然糯米中的粳稻米,將粳稻米凈化干燥后,通過石磨研磨、篩選的傳統工序制成細膩的糯米粉,然后將適量的糯米粉和食用精面粉按5:1的比例混合,加適量70℃的溫熱水攪拌成稀糊狀,從而形成的環保、食品級粘合膠;
步驟五,制備藥艾條:
取規格為15cm*30cm的桑皮紙一張,平攤桑皮紙,取制備的艾絨60克,雙手將其捏成上為20cm左右的長條狀,用桑皮紙將長條狀卷實,形成長度為20cm、直徑為3cm的圓柱形艾條,用制備好的糯米粘合膠將開口處粘合牢固,艾條兩端各多出5cm的桑皮紙捻緊,使其緊致、緊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貞生物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未經中貞生物科技(河南)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0239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安全屏蔽門
- 下一篇:一種網絡服務的訪問方法及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