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圖元的渲染任務調度的方法、裝置及存儲介質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402231.5 | 申請日: | 2021-04-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01855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20 |
| 發明(設計)人: | 陳成;張競丹;樊良輝;孫建康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芯瞳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T1/20 | 分類號: | G06T1/20;G06T1/60 |
| 代理公司: | 西安維英格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61253 | 代理人: | 李斌棟;沈寒酉 |
| 地址: | 211800 江蘇省南京***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渲染 任務 調度 方法 裝置 存儲 介質 | ||
本發明實施例公開了一種基于圖元的渲染任務調度的方法、裝置及存儲介質;該方法可以包括:通過調度器按照設定的訪問順序依次訪問待執行片元著色的瓦片tile對應的圖元列表;通過所述調度器遍歷當前被訪問的tile對應的圖元列表中的所有圖元,并將每個被遍歷到的圖元對應輪詢地分配至當前空閑的通用渲染核以執行片元著色任務;通過所述通用渲染核基于所述調度器所對應分配的圖元執行片元著色任務。
技術領域
本發明實施例涉及圖像處理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于圖元的渲染任務調度的方法、裝置及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一般來說,GPU是用于處理并顯示計算機化的圖形的專用圖形再現裝置。以高度并行的結構來建構GPU,所述結構針對一系列復雜算法提供比典型通用中央處理單元(CPU)更有效的處理。舉例來說,所述復雜算法可對應于二維(2D)或三維(3D)計算機化的圖形的表示。
但是在GPU針對圖形進行再現的過程中,特別是在受到電力和系統帶寬限制的條件下,通常會采用基于瓦片渲染(TBR,Tile Based Rendering)方案,具體來說,該方案會將畫面拆分為圖像塊(tile,也可稱為分塊、瓦片),使得每個tile均能夠適應片上緩存。舉例來說,如果片上緩存能夠存儲512kB的數據,那么畫面可劃分為tile使得每個tile中包含的像素數據小于或等于512kB。以此方式,可通過將畫面劃分為可渲染到片上緩存中的tile且將場景的每個tile個別地渲染到片上緩存中,將來自片上緩存的經渲染tile存儲到幀緩沖器,以及針對畫面的每個tile重復所述渲染和存儲,來渲染所述場景。因此,可以逐tile地渲染畫面以渲染所述場景的每個tile。可以理解地,TBR方案屬于一種延遲再現圖形的模式,由于其功耗低的特點,被廣泛地應用于移動裝置中。
針對TBR架構的GPU來說,通常采用通用渲染核進行片元著色階段的相關處理,具體來說,每個通用渲染核各自負責屏幕上一個小方塊(tile)的片元著色渲染任務,由于每個tile均對應構建一個圖元列表以記錄畫面中有哪些圖元覆蓋了該tile的區域,由此可知,每個tile對應的圖元列表的大小決定了該tile渲染任務的工作量的大小。但是在一個完整的畫面中,各tile之間所對應的圖元列表尺寸不一,從而導致各通用渲染核之間的工作量的不均衡。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實施例期望提供一種基于圖元的渲染任務調度的方法、裝置及存儲介質;能夠在片元著色階段均衡各通用渲染核之間的工作量,提高渲染效率。
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第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基于圖元的渲染任務調度的裝置,所述裝置包括:調度器以及多個通用渲染核;其中,
所述調度器,經配置為按照設定的訪問順序依次訪問待執行片元著色的瓦片tile對應的圖元列表;以及,遍歷當前被訪問的tile對應的圖元列表中的所有圖元,并將每個被遍歷到的圖元對應輪詢地分配至當前空閑的通用渲染核以執行片元著色任務;
所述多個通用渲染核中的任一個,經配置為基于所述調度器所對應分配的圖元執行片元著色任務。
第二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基于圖元的渲染任務調度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通過調度器按照設定的訪問順序依次訪問待執行片元著色的瓦片tile對應的圖元列表;
通過所述調度器遍歷當前被訪問的tile對應的圖元列表中的所有圖元,并將每個被遍歷到的圖元對應輪詢地分配至當前空閑的通用渲染核以執行片元著色任務;
通過所述通用渲染核基于所述調度器所對應分配的圖元執行片元著色任務。
第三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圖形處理器GPU,所述GPU包括:第一方面所述基于圖元的渲染任務調度的裝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芯瞳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南京芯瞳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0223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