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線束布線方法及線束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400890.5 | 申請日: | 2021-04-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13884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12 |
| 發明(設計)人: | 沈駿;陳強;徐志恒;吳自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昆山聯滔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G3/34 | 分類號: | H02G3/34;H01B7/08;H01B7/1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劉臣剛 |
| 地址: | 215324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布線 方法 結構 | ||
1.一種線束布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0、取線束的部分導線(12)并成一排,黏附在具有粘性的外包膠帶(2)的內表面上,形成第一導線層(6);
S20、在第一導線層(6)的上表面貼附夾層雙面膠(3);
S30、取線束的另一部分導線(12)并成一排,黏附在夾層雙面膠(3)的上表面形成第二導線層(7),從而完成第一導線層(6)和第二導線層(7)的上下堆疊布置;
S40、將外包膠帶(2)包裹第二導線層(7),以形成扁平狀的線束;
S50、將扁平狀的線束固定到支架主體(100)的線槽(101)中;
所述S10包括以下步驟:
S11、外包膠帶(2)黏附于外包膠帶離型紙(4)上;
S12、將黏附有外包膠帶(2)的外包膠帶離型紙(4)放置到定位模具(300)上;
所述S12包括以下步驟:
將定位模具(300)上的多個定位柱(301)一對一穿設于外包膠帶離型紙(4)上的定位孔(41)中,以定位外包膠帶(2)。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線束布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將黏附有外包膠帶(2)的外包膠帶離型紙(4)放置到定位模具(300)上之后,步驟S12還包括,取出線束的部分導線(12)且并成一排,使得并成一排的導線(12)黏附在外包膠帶(2)的內表面上構成第一導線層(6)。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線束布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12中,多個定位柱(301)呈方形矩陣布置,且多個定位柱(301)之間間隔形成用于布置并成一排的導線(12)的定位空間;
在所述將定位模具(300)上的多個定位柱(301)一對一穿設于外包膠帶離型紙(4)上的定位孔(41)中,以定位外包膠帶(2)之后,步驟S12還包括,取出線束的部分導線(12)且并成一排,將并成一排的導線(12)穿過定位空間,以定位并成一排的導線(12);使得并成一排的導線(12)黏附在外包膠帶(2)的內表面上構成第一導線層(6)。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線束布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0包括以下步驟:
夾層雙面膠(3)黏附于定位離型紙(5)上;
將定位離型紙(5)黏附有夾層雙面膠(3)的一面放入到多個定位柱(301)之間間隔形成的定位空間中,使得定位離型紙(5)的側邊抵靠到定位柱(301)的側壁上,且使夾層雙面膠(3)貼附在第一導線層(6)的上表面,剝離定位離型紙(5)。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線束布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10之前還包括步驟:
S1、拆除圓柱線束(1)一端的外被(11),并將圓柱線束(1)中的多根導線(12)扭在一起形成引線;
S5、將引線穿過支架主體(100)上的穿線孔(102)之后,將引線中的多條導線(12)分開。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線束布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0中的外包膠帶(2)包括多個沿第一導線層(6)的長度方向間隔布置的多個外包膠帶單體。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線束布線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鄰兩個外包膠帶單體之間的間隔位置被配置為與第一導線層(6)發生折彎時的彎折部位相對應。
8.如權利要求1-7中任一項所述的線束布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50之后還包括以下步驟:
S60、將外包膠帶(2)的外表面黏附于線槽(101)中;
S70、將槽蓋(200)焊接封蓋在線槽(101)的敞口上。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線束布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60包括以下步驟:
定位固定支架主體(100),將扁平狀的線束折彎固定到支架主體(100)的線槽(101)中,并使得外包膠帶(2)的外表面黏附于線槽(101)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昆山聯滔電子有限公司,未經昆山聯滔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00890.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