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光學系統及液晶莫爾透鏡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400537.7 | 申請日: | 2021-04-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8978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30 |
| 發明(設計)人: | 楊陽;代林茂;黃暉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麓邦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27/28 | 分類號: | G02B27/28;G02B26/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西麗街道西麗社***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光學系統 液晶 莫爾 透鏡 | ||
本發明涉及光學技術領域,公開一種光學系統及液晶莫爾透鏡,以實現對物體邊緣輪廓的快速成像并調節輪廓的顯示寬度。本發明系統包括:第一器件,用于從外部入射光中過濾出第一偏振方向的線性偏振光,第二器件采用與偏振態相關并能調焦的液晶莫爾透鏡,用于將入射的第一偏振方向的線性偏振光分解成左旋圓偏振光和右旋圓偏振光并輸出到第三器件,且輸出的左旋和右旋兩種圓偏振光中,一種基于自身的實焦點會聚,一種基于自身的虛焦點發散;對左旋圓偏振光與右旋圓偏振光重疊的中間區域光束進行攔截、并對邊緣非重疊區域的左旋或右旋圓偏振光進行透光的第三器件;被測對象位于第一器件與第二器件之間,其輪廓區域具有透光性,其他區域不具有透光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光學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液晶莫爾透鏡及用于物體輪廓信息處理的光學系統。
背景技術
傳統邊緣成像方法是通過物理手段先拍攝物體整體圖像,再通過算法對整體圖像進行處理,提取物體邊緣的像信息。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在于公開一種光學系統,以實現對物體邊緣輪廓的快速成像并調節輪廓的顯示寬度。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公開一種光學系統,包括:
第一器件,用于從外部入射光中過濾出第一偏振方向的線性偏振光,并將第一偏振方向的線性偏振光輸出到第二器件;
所述第二器件,采用與偏振態相關并通過控制材料分子的周期性排布實現光束衍射及偏轉的液晶莫爾透鏡,用于將入射的第一偏振方向的線性偏振光分解成左旋圓偏振光和右旋圓偏振光并輸出到第三器件,且輸出的左旋和右旋兩種圓偏振光中,一種基于自身的實焦點會聚,一種基于自身的虛焦點發散;
所述第三器件,至少具有一種工作狀態以對左旋圓偏振光與右旋圓偏振光重疊的中間區域光束進行攔截、并對邊緣非重疊區域的左旋或右旋圓偏振光進行透光;
位于所述第一器件與所述第二器件之間的被測對象,所述被測對象的輪廓區域具有透光性,其他區域不具有透光性;
其中,所述液晶莫爾透鏡包括具有相同的衍射偏轉性能的兩片平行排布的圓形液晶衍射片,以及還包括對所述兩片液晶衍射片之間的相對角度以圓心為旋轉軸進行調節的旋轉機構,以通過改變所述相對角度來來改變所述液晶莫爾透鏡的焦距,進而改變所述被測對象在所述第二器件之后所顯示輪廓的寬度。
優選地,在所述被測對象與所述第二器件之間還設有聚焦用的第一透鏡,且所述液晶摩爾透鏡中兩片液晶衍射片之間的中點位置能覆蓋所述第一透鏡的焦點。
優選地,在所述第三器件與顯示輪廓信息的顯示屏之間還設有聚焦用的第二透鏡,且所述液晶摩爾透鏡中兩片液晶衍射片之間的中點位置能覆蓋所述第二透鏡的焦點。
優選地,所述被測對象與所述第一透鏡之間的距離為所述第一透鏡的焦距大小。
優選地,所述顯示屏與所述第二透鏡之間的距離為所述第二透鏡的焦距大小。
優選地,所述液晶摩爾透鏡中兩片液晶衍射片之間的中點位置與所述第二透鏡的焦點和所述第一透鏡的焦點重合。
優選地,所述第三器件具有至少一對應所述第一器件的特定位置以攔截第一偏振方向的線性偏振光;其中,在左旋圓偏振光與右旋圓偏振光重疊的中間區域,左旋圓偏振光與右旋圓偏振光發生干涉以復原出第一偏振方向的線性偏振光。具體可例如:所述第一器件為第一偏振方向的線性偏振器,所述第三器件為第二偏振方向的線性偏振器,且第二偏振方向垂直于第一偏振方向。
優選地,在所述液晶莫爾透鏡中,第一片液晶衍射片的透射公式為第二片液晶衍射片的透射公式為當第二片液晶衍射片旋轉一個角度θ之后,整個莫爾透鏡的透射公式為:
f-1=aθλ/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麓邦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麓邦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00537.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