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尿液計量器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400459.0 | 申請日: | 2021-04-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8097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09 |
| 發明(設計)人: | 孫融;阮永蘭 | 申請(專利權)人: | 鎮江市第四人民醫院(鎮江市婦幼保健院) |
| 主分類號: | A61B5/20 | 分類號: | A61B5/20 |
| 代理公司: | 蘇州言思嘉信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385 | 代理人: | 徐永雷 |
| 地址: | 212002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尿液 計量器 | ||
本發明涉及尿液計量器,包括上蓋和底座,上蓋與底座活動連接;上蓋上表面安裝有顯示屏,上蓋內安裝有流速測量傳感器、處理器、存儲器和電源,顯示屏、流速測量傳感器和存儲器分別與處理器連接,電源與顯示屏、流速測量傳感器、處理器和存儲器連接供電,流速測量傳感器的感應端位于上蓋的底面且正面朝下,上蓋的底面上開設有導尿管卡槽,導尿管卡槽與流速測量傳感器的感應端位置對應;底座內部設有腔室,腔室底部安裝有稱重臺,稱重臺通過導線與處理器和電源連接,稱重臺上放置有集尿箱,集尿箱側壁靠近頂部的部位設有用于對接導尿管的接頭。本發明可以精確方便地統計患者每小時尿量、24小時總尿量和尿液流速數據,利于判斷患者病情。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計量裝置,具體地說是一種尿液計量器,屬于醫用器械設計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對于內科、外科插導尿管的患者來說,通常需要統計其每小時尿量和24小時總尿量,通過這些統計數據,便于醫護人員觀察患者的體液動態平衡和心腎功能的狀態,有助于判斷病情變化。目前導尿后使用帶有容量刻度的引流袋收集尿液,但引流袋的容量刻度不準確,與實際數據相差較大。有些醫療單位使用容器來收集和測量尿液量,即讓患者排尿到容器中,再將容器中的尿倒入有刻度的量瓶中進行測量,但這樣的方法既不方便也不衛生,使用后還要終末消毒,增加了護士工作量,而且對于每小時尿量少的患者也無法實現精確統計。更重要的是,上述的方法無法統計尿液流速這一數據,而這個數據對于判斷患者的病情也是非常重要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尿液計量器,其結構巧妙,設計合理,不僅可以精確方便地統計每小時尿量和24小時總尿量,而且可以統計尿液流速數據,從而更加有利于醫護人員判斷患者的病情。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尿液計量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蓋和底座,所述上蓋與底座活動連接;所述上蓋的上表面安裝有顯示屏,上蓋內安裝有流速測量傳感器、處理器、存儲器和電源,所述顯示屏、流速測量傳感器和存儲器分別與處理器連接,所述電源與顯示屏、流速測量傳感器、處理器和存儲器連接供電,所述流速測量傳感器的感應端位于上蓋的底面且正面朝下,所述上蓋的底面上開設有導尿管卡槽,所述導尿管卡槽與流速測量傳感器的感應端位置對應;所述底座內部設有腔室,所述腔室底部安裝有稱重臺,所述稱重臺通過導線與處理器和電源連接,稱重臺上放置有集尿箱,所述集尿箱側壁靠近頂部的部位設有用于對接導尿管的接頭。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底座側壁開設有便于取放集尿箱的取放口,所述取放口的側邊通過銷軸樞接有門板,門板上安裝有把手。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集尿箱采用透明材質制成,集尿箱側壁設有刻度。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底座側壁上設置有觀察窗口,所述腔室內壁上正對觀察窗口的區域設置有白色板。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上蓋下表面的外周邊沿處設有卡扣,所述底座上表面的外周邊沿處設有卡孔,上蓋與底座相互卡接。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腔室的底部設有凹槽,所述稱重臺放置于凹槽內并可活動取出。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稱重臺的上表面設有階梯式環形槽。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電源為可充電的鋰電池。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
1)、本發明結構巧妙,設計合理,通過設置顯示屏、處理器、流速測量傳感器、稱重臺以及集尿箱,通過它們之間的相互配合,不僅可以精確方便地統計每小時尿量和24小時總尿量,而且可以統計尿液流速數據,從而更加有利于醫護人員判斷患者的病情。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鎮江市第四人民醫院(鎮江市婦幼保健院),未經鎮江市第四人民醫院(鎮江市婦幼保健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0045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可拆卸式車棚機構
- 下一篇:新型智能化主從機械手力反饋控制方法及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