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環境設計用室內防眩光光源模擬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400374.2 | 申請日: | 2021-04-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29475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24 |
| 發明(設計)人: | 徐莉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建筑大學 |
| 主分類號: | F21V21/22 | 分類號: | F21V21/22;F21V21/15;F21V21/30;F21V23/00;F21V3/00;F21V11/16;G09B25/00 |
| 代理公司: | 濟南春華秋實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7331 | 代理人: | 劉亞明 |
| 地址: | 250100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環境設計 內防 眩光 光源 模擬 裝置 | ||
本發明提供一種環境設計用室內防眩光光源模擬裝置,涉及室內照明模擬技術領域。該環境設計用室內防眩光光源模擬裝置,包括室內環境和主光燈具,所述一種環境設計用室內防眩光光源模擬裝置,包括室內環境和主光燈具,所述室內環境四周固定設置有四個放置座,所述四個放置座內部均固定設置有第二智能控制器,所述四個放置座斜上端均固定連接有第一燈座,所述四個第一燈座內部底端均固定設置有環境光燈,所述室內環境中部固定設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上端固定連接有電動伸縮桿。通過主光燈和環境光燈的應用,使得該裝置可以模擬出主光燈高度和位置對眩光防治的影響,還可以模擬出主光燈亮度與環境亮度之間的關系對眩光防治的影響。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室內照明模擬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環境設計用室內防眩光光源模擬裝置。
背景技術
眩光是一種令人產生不舒適感,或降低看主要目標的能力,或兩者兼有的不良視覺環境,由視野中不適宜的亮度分布懸殊的亮度差,或在空間中或時間上極端的對比引起,根據對視覺影響的不同,眩光分為令人眼感覺不舒服的不舒適眩光和導致人眼視覺能力低下的失能眩光兩類。
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很多情況下都會看到不舒適的眩光,如在正常觀察視野中看到高亮度的裸露光源,引起人們視覺上的不適,容易產生刺眼的直接眩光,裝修材料和家具表面對高亮度光源反射容易產生反射眩光,室內環境亮度反差較大時引起的眩光效應等。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室內環境作為生活、工作的場所,其照明質量的優劣越來越被人們所關注和重視,照明設計已從量向質的方向進行轉換,在環境設計中對眩光的防治更能滿足人們日漸提高的對于室內空間品質的完美要求,保護人們的視力和健康,貼近生活中的細節,體現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對于眩光的防治就需要使用防眩光模擬裝置進行眩光防治的模擬,以有效地進行眩光的防治。
發明內容
(一)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環境設計用室內防眩光光源模擬裝置,解決了目前眩光防治中不能及時得出眩光防治中光源與環境中各種因素之間關系,從而有效的對眩光進行防治的問題。
(二)技術方案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環境設計用室內防眩光光源模擬裝置,包括室內環境和主光燈具,所述室內環境四周固定設置有四個放置座,所述四個放置座內部均固定設置有第二智能控制器,所述四個放置座斜上端均固定連接有第一燈座,所述四個第一燈座內部底端均固定設置有環境光燈,所述室內環境中部固定設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上端固定連接有電動伸縮桿,所述電動伸縮桿上端固定連接有轉動底座,所述轉動底座上端轉動設置有轉動座,所述轉動座側壁固定連接有兩個連接板,所述兩個連接板之間通過緊固螺栓固定連接有連接臂,所述連接臂遠離轉動座的一端轉動連接有轉動臂,所述轉動臂遠離連接臂的一端固定連接有安裝板,所述安裝板下端固定連接有主光燈具,所述主光燈具包括燈殼、第二燈座和燈罩,所述燈殼上端與安裝板底端固定連接,所述燈殼上端內部固定設置有第一智能控制器,所述燈殼下端內部固定設置有第二燈座,所述第二燈座下端固定連接有多個LED主光燈,所述第二燈座外周固定設置有反射罩,所述燈殼下端固定連接有燈罩,所述燈罩外壁上部固定設置有遮光圈。
優選的,四個所述第一燈座內壁均固定設置有第二光亮傳感器,四個所述第二光亮傳感器分別與相對的第二智能控制器相連接。
優選的,所述轉動底座內部固定設置有電機,所述電機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轉動桿,所述轉動桿遠離電機的一端與轉動座固定連接。
優選的,所述連接臂和連接板之間固定設置有橡膠墊。
優選的,所述緊固螺栓端部固定連接有緊固螺母。
優選的,所述連接臂和轉動臂之間轉動連接有電動伸縮撐桿。
優選的,所述安裝板四角處均固定開設有安裝孔,所述四個安裝孔內部均固定設置有固定螺栓,所述安裝板通過固定螺栓與燈殼固定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建筑大學,未經山東建筑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0037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