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品飲巖茶肉桂的新式點茶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400148.4 | 申請日: | 2021-04-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1690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25 |
| 發明(設計)人: | 林亮琴 | 申請(專利權)人: | 林亮琴 |
| 主分類號: | A23F3/18 | 分類號: | A23F3/18;A23F3/16 |
| 代理公司: | 江蘇鹽城世拓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526 | 代理人: | 李保林 |
| 地址: | 2120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品飲巖茶 肉桂 新式 點茶法 | ||
本發明屬于點茶技術領域,尤其為一種品飲巖茶肉桂的新式點茶法,包括以下步驟:S1:取材,選取礦物質水適量、電熱水一個、建盞一個、茶筅一個、瓷質蓋碗一個、茶漏一個和肉桂巖茶8克待用;S2:使用電熱水壺將礦物質水燒開,待用;S3:溫器,將S2中燒開的礦物質水倒入到瓷質蓋碗和建盞中,浸泡適當時間,可以使瓷質蓋碗和建盞的溫度提升,并將茶筅放入到盛裝沸水的建盞中轉動適當時間,使其變軟增加韌性,然后將瓷質蓋碗和建盞中的沸水倒掉,待用。本發明制作而成的茶湯對胃有很好的保護作用,同時此法能讓茶之香氣更馥郁更顯巖韻,品飲時香氣由建盞散發直擊鼻腔,滋味濃而醇,鮮滑回甘,同時增加了品茶的趣味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點茶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品飲巖茶肉桂的新式點茶法。
背景技術
點茶是唐、宋代的一種沏茶方法。點茶是分茶的基礎,所以點茶法的起始不會晚于五代。點茶是古代沏茶方法之一。點茶,也常用來在斗茶時進行。它可以在二人或二人以上進行,但也可以獨個自煎(水)、自點(茶)、自品,它給人帶來的身心享受,能喚來無窮的回味。
目前的點茶通常是先將餅茶碾碎,置碗中待用,以釜燒水,微沸初漾時即沖點碗中的茶,然后再進行攪拌混合,但是這種方式不能充分的激活茶湯中的天然茶皂素,所以不能使其生理活性充分發揮,不便于人體更好的吸收,且目前的點茶方式不能很好的激發茶中的香氣,還有就是目前的點茶方式趣味性不足,因此我們提出了一種品飲巖茶肉桂的新式點茶法來解決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一)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品飲巖茶肉桂的新式點茶法,解決了上述背景技術中所提出的問題。
(二)技術方案。
本發明為了實現上述目的具體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品飲巖茶肉桂的新式點茶法,包括以下步驟:
S1:取材,選取礦物質水適量、電熱水一個、建盞一個、茶筅一個、瓷質蓋碗一個、茶漏一個和肉桂巖茶8克待用;
S2:使用電熱水壺將礦物質水燒開,待用;
S3:溫器,將S2中燒開的礦物質水倒入到瓷質蓋碗和建盞中,浸泡適當時間,可以使瓷質蓋碗和建盞的溫度提升,并將茶筅放入到盛裝沸水的建盞中轉動適當時間,使其變軟增加韌性,然后將瓷質蓋碗和建盞中的沸水倒掉,待用;
S4:出湯,將8克肉桂巖茶放入到S3中溫過的瓷質蓋碗內,并加入S2中適量的礦物質沸水,并浸泡適當的時間,然后按住瓷磚蓋碗的碗蓋,并使碗蓋與碗體之間流出一條縫隙,將浸泡后的茶水沿縫隙處倒入到茶漏中,并將茶水過濾到S3中溫過的建盞中;
S5:點茶,分三組動作,第一組動作為用茶筅擊拂于S4中盛裝有茶水的建盞底,越快越好,手腕用力,手輕筅重;第二組動作為擊拂于湯面,茶沫于茶湯臨界處,越寬越好,用力均勻;第三組動作為環建盞璧輕柔旋轉,越來越慢,逐漸茶沫變細且依附于茶筅,茶沫呈奶白色即可。
進一步地,所述S3中礦物質沸水倒入到瓷質蓋碗和建盞中的浸泡時間為6~10秒,茶筅放入到盛裝沸水的建盞中轉動時間為4~8秒。
進一步地,所述S4中將肉桂巖茶放入到瓷質蓋碗內后,按住碗蓋,上下搖晃4~7次,所述S4中在往瓷質蓋碗中加入礦物質沸水時,應沿瓷質蓋碗的碗邊注水,且不宜過多,稍漫過肉桂巖茶即可,浸泡時間為4~8秒。
進一步地,所述S5中的三組動作操作時間均為30~50秒。
進一步地,所述S1中的礦物質水為加入麥飯石浸泡24~30小時后的純凈水。
(三)有益效果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品飲巖茶肉桂的新式點茶法,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林亮琴,未經林亮琴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00148.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