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遙感式原位處理城市河道污染底泥的處理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397148.3 | 申請日: | 2021-04-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8700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30 |
| 發明(設計)人: | 袁方龍;喻志發;諸葛愛軍;陳運濤;朱楠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交天津港灣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天津港灣工程質量檢測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F5/28 | 分類號: | E02F5/28;E02F3/88;E02F3/92;E02F3/94 |
| 代理公司: | 天津創智睿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2251 | 代理人: | 孫秋媛 |
| 地址: | 300222 天***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遙感 原位 處理 城市 河道 污染 方法 | ||
1.一種遙感式原位處理城市河道污染底泥的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抽吸河道底泥的遙感船,所述遙感船的船體尾部安裝有抽吸組件,所述抽吸組件包括葉輪攪拌機、防污罩、伸縮桿、抽水管和泥漿泵,所述葉輪攪拌機與伸縮桿的輸出端固裝,所述伸縮桿的輸入端安裝在船體的尾部,所述防污罩套裝在葉輪攪拌機的外部,所述伸縮桿的上方安裝有一可伸縮的抽水管,在伸縮桿的驅動下使抽水管伸縮,所述抽水管的出水端與泥漿泵連接,所述抽水管的進水端插入防污罩內,所述泥漿泵通過管路與遙感船的儲泥倉連通;
用于控制遙感船的行駛路線、葉輪攪拌機和泥漿泵的運行和控制伸縮桿伸縮長度的控制模塊;
用于抽吸遙感船內污染底泥并處理分離出泥土塊和水的泥水分離車;
用于收集分離出泥土塊的渣土車,并將泥土塊轉運至集中處理點;
其中,(1)將遙感船放置在預設的待清污區域,泥水分離車移動至預設點位,并通過控制模塊預設遙感船在該待清污區域內的行駛路線;
(2)控制模塊調節遙感船上的伸縮桿向外伸出的長度,使得防污罩的底面與污染底泥的上表面相接觸;
(3)同步啟動葉輪攪拌機和泥漿泵,葉輪攪拌機攪動防污罩內的泥漿,泥漿泵將攪拌的泥漿通過防污罩內的濾管和抽水管泵入至遙感船的儲泥倉內;
(4)控制遙感船沿所述步驟(1)預設的行駛路線移動,抽吸待清污區域內的污染底泥,同時通過控制模塊監控遙感船的行駛路線,避免遺漏局部區域;
(5)待遙感船內的儲泥倉蓄滿后,控制遙感船返回初始出發點,將儲泥倉與泥水分離車連通,并將儲泥倉中的淤泥通過輸泥管抽吸至泥水分離車中,泥水分離車對淤泥處理分離出水和淤泥,分離出的水通過輸水管輸回待清污區域中,分離出的淤泥輸送至渣土車,進行后續填埋處理;
(6)重復所述步驟(2)-(5),多次清理待清污區域內的污染底泥,以清理干凈該區域內的污染底泥,完成城市河道污染底泥的清理。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船體上設有用于存儲抽吸污染底泥的儲泥倉和用于與控制模塊通訊連接并控制船體運行的控制倉,所述泥漿泵安裝在船體尾部的平臺上,所述泥漿泵通過管路與儲泥倉連通,以用于在泥漿泵的作用下將防污罩內的污染底泥抽吸并泵入至儲泥倉中。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塊嵌裝在泥水分離車的駕駛艙內,用于控制遙感船的行駛路線、葉輪攪拌機和泥漿泵的運行和控制伸縮桿的伸縮長度。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水分離車的進口通過輸泥管與儲泥倉連接,用于接收并處理遙感船抽吸出的污染底泥,并處理分離出污泥塊和水,泥水分離車的排水口與排水管連接,用于將分理處的水經排水管排放回河道。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污罩為一底部開口的半圓形罩,所述防污罩的內壁上盤繞設置有環形的濾管,所述濾管的出水端與抽水管的進水端連接,用于將防污罩內的污染底泥導入抽水管中。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污罩上開設有一通孔,所述抽水管為空心桿,所述抽水管的進水端穿過該通孔與濾管連通,抽水管的出水端與泥漿泵連通。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遙感船的控制倉內安裝有GPS定位器、通訊模塊和控制器,所述GPS定位器用于實時定位遙感船的位置,所述通訊模塊與所述控制模塊通訊連接,用于接收控制模塊發送的運行指令并向控制模塊反饋遙感船的運行狀態,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運行指令而控制遙感船的行駛、葉輪攪拌機和泥漿泵的運行及伸縮桿的伸縮。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縮桿為液壓式伸縮桿,所述伸縮桿的輸入端與船體固裝,伸縮桿的輸出端與葉輪攪拌機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管采用伸縮式波紋管或伸縮套管。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船體的長度為2-3m,寬度為2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交天津港灣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天津港灣工程質量檢測中心有限公司,未經中交天津港灣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天津港灣工程質量檢測中心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97148.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