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紫外內窺光療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394529.6 | 申請日: | 2021-04-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8253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09 |
| 發明(設計)人: | 高月明;楊西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二醫學中心 |
| 主分類號: | A61N5/06 | 分類號: | A61N5/06;A61B1/273;A61B1/04;A61B1/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匯捷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孫清曉 |
| 地址: | 100036***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紫外 光療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一種紫外內窺光療裝置,包括安裝座,安裝座的表面設置有多個紫外LED光源,紫外LED光源發射的光波長范圍為210~380納米。本發明的紫外內窺光療裝置能夠有效殺滅幽門螺旋桿菌、促進損傷粘膜組織愈合且無副作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內窺裝置,尤其涉及一種紫外內窺光療裝置。
背景技術
幽門螺旋桿菌是WHO定義的Ⅰ類致癌原,在我國的感染人口超過7億,超過90%的十二指腸潰瘍和80%的胃潰瘍,都是由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引起的。目前幽門螺桿菌的有效根治率不足80%,其對抗生素的耐藥成為根除治療失敗的主要原因。目前幽門螺桿菌治療均以藥物治療為主,長時間藥物治療產生一定的副作用,同時也會使幽門螺桿菌產生一定的抗生素耐藥性,進而影響治療的效果,甚至使藥物治療失效,為此需要設計一種新型的物理治療裝置及手段,以直接殺滅幽門螺桿菌,減少藥物治療所帶來的副作用。
有鑒于上述的缺陷,本設計人,積極加以研究創新,以期創設一種新型結構的紫外內窺光療裝置,使其更具有產業上的利用價值。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有效殺滅幽門螺旋桿菌且無副作用的紫外內窺光療裝置。
本發明的紫外內窺光療裝置,包括安裝座,安裝座的表面設置有多個紫外LED光源,紫外LED光源發射的光波長范圍為210~380納米。
進一步的,本發明的紫外內窺光療裝置,所述安裝座的表面還設置有多個可見光LED光源。
進一步的,本發明的紫外內窺光療裝置,所述安裝座上設置有溫度傳感器。
進一步的,本發明的紫外內窺光療裝置,所述安裝座呈球形,所述紫外LED光源安裝于球形安裝座的表面。
進一步的,本發明的紫外內窺光療裝置,所述安裝座呈長方體狀,所述紫外LED光源設置于安裝座的底面或側面上。
進一步的,本發明的紫外內窺光療裝置,安裝座上設置有至少一個圖像采集器。
進一步的,本發明的紫外內窺光療裝置,安裝座包括殼體及殼體頂端的密封蓋,殼體的側壁上設有穿透殼體的多個通光孔,安裝座內設有電路板,所述紫外LED光源、可見光LED光源及圖像采集器均設置于電路板上并位于通光孔的后側。
進一步的,本發明的紫外內窺光療裝置,所述紫外LED等的外側設置有與安裝座連接的玻璃防護罩。
進一步的,本發明的紫外內窺光療裝置,所述電路板的內側設置有金屬散熱板。
進一步的,本發明的紫外內窺光療裝置,所述金屬散熱板內設置有導冷通道。
借由上述方案,本發明至少具有以下優點:本發明的紫外內窺光療裝置,通過在安裝座上設置多個紫外LED光源實現了對患者病灶部的照射,幽門螺旋桿菌在紫外LED光源發射的紫外光照射下被滅殺,從而實現對患者的治療。相較于現有的藥物治療方案,其不會產生副作用。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紫外內窺光療裝置能夠有效殺滅幽門螺旋桿菌且無副作用。
上述說明僅是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發明的技術手段,并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以下以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后。
附圖說明
圖1是安裝座呈長方體狀的紫外內窺光療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安裝座呈球狀的紫外內窺光療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安裝座呈長方體狀的紫外內窺光療裝置的剖結構示意圖。
其中,安裝座1,紫外LED光源2,可見光LED光源3,連接柄4,連接電極5,殼體6,密封蓋7,通光孔8,電路板9,接口10,玻璃防護罩11,金屬散熱板1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二醫學中心,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二醫學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9452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外泌體分離制備系統及方法
- 下一篇:一種油桶裝卸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