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釀造用大曲曲房智能溫濕度監測及報警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394207.1 | 申請日: | 2021-04-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1016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13 |
| 發明(設計)人: | 李兆飛;明紅梅;熊興中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輕化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5B19/042 | 分類號: | G05B19/042;G01D21/02;G08B21/20;G08B21/24 |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華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蕊 |
| 地址: | 643000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釀造 曲曲 智能 溫濕度 監測 報警 系統 | ||
1.一種釀造用大曲曲房智能溫濕度監測及報警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端以及若干發送端,所述接收端與發送端無線通信;
所述發送端包括第一電源模塊、溫濕度采集模塊、第一控制模塊、第一下載接口以及第一無線通信模塊;所述第一電源模塊分別與溫濕度采集模塊、第一控制模塊以及第一無線通信模塊電連接,所述第一控制模塊分別與溫濕度采集模塊、第一下載接口以及第一無線通信模塊電性連接;
所述接收端包括第二電源模塊、第二無線通信模塊、第二控制模塊、顯示模塊、按鍵模塊、第二下載接口、蜂鳴器模塊以及指示燈模塊;所述第二電源模塊分別與第二無線通信模塊、第二控制模塊、顯示模塊、蜂鳴器模塊以及指示燈模塊電連接,所述第二控制模塊分別與第二無線通信模塊、顯示模塊、按鍵模塊、第二下載接口、蜂鳴器模塊以及指示燈模塊電性連接;所述第一無線通信模塊與第二通信模塊通信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釀造用大曲曲房智能溫濕度監測及報警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電源模塊包括電源接口J1、電容C1-C4、開關SW1、型號為HT7133的穩壓芯片U1、電阻R1以及二極管D1;
所述電源接口J1包括3個引腳,其第1引腳分別與+5V電壓連接以及開關SW1的一端連接,其第2引腳接地;所述開關SW2的另一端分別與VCC接點、極性電容C1的正極、接地電容C2以及穩壓芯片U1的Vin引腳連接,所述穩壓芯片U1的Vout引腳分別與極性電容C3的正極、+3V3接點、接地電容C4以及電阻R1的一端連接,所述電阻R1的另一端與發光二極管D1的正極連接,所述極性電容C1的負極、穩壓芯片U1的GND引腳、極性電容C3的負極以及發光二極管D1的負極接地。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釀造用大曲曲房智能溫濕度監測及報警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模塊包括型號為STC89C52的控制芯片U2;所述控制芯片U2的第31、40引腳均與VCC節點連接,其GND引腳接地,其REST引腳分別與接地電阻R2、按鍵K1的一端以及極性電容C5的負極連接,其第18引腳分別與接地電容C6以及晶振Y1的一端連接,其第19引腳分別與接地電容C7以及晶振Y1的另一端連接,所述極性電容C5的正極以及按鍵K1的另一端均與VCC接點連接;所述第一下載接口包括4腳接口J2,所述接口J2的第1引腳接地,其第2引腳與控制芯片U2的第11引腳連接,其第3引腳與控制芯片U2的第10引腳連接,其第4引腳與VCC接點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釀造用大曲曲房智能溫濕度監測及報警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溫濕度采集模塊包括型號為DHT11的溫濕度采集器U4以及電阻R3,所述溫濕度采集器U4的第1引腳分別與電阻R3的一端以及VCC接點連接,其第2引腳分別與電阻R3的另一端以及控制芯片U2的第21引腳連接,其第4引腳接地。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釀造用大曲曲房智能溫濕度監測及報警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無線通信模塊包括型號為NRF24L01的通信芯片U3,所述通信芯片U3的第1引腳接地,其第2-4引腳依次與控制芯片U2的第17-15引腳連接,其第5引腳與+3V3接點連接,其第6-8引腳依次與控制芯片U2的第12-14引腳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釀造用大曲曲房智能溫濕度監測及報警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電源模塊包括3腳電源接口J3、開關SW2、電容C8-C11、電阻R4、發光二極管D2以及型號為HT7133的穩壓芯片U5;
所述電源接口J3的第1引腳分別與+5V電壓以及開關SW2的一端連接,其第2引腳接地;所述開關SW2的另一端分別與極性電容C8的正極、VCC1接點、接地電容C9以及穩壓芯片U5的Vin引腳連接,所述穩壓芯片U5的Vout引腳分別與極性電容C10的正極、+3V31接點、接地電容C11以及電阻R4的一端連接,所述電阻R4的另一端與發光二極管D2的正極連接,所述極性電容C8的負極、穩壓芯片U5的GND引腳、極性電容C10的負極以及發光二極管D2的負極接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輕化工大學,未經四川輕化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94207.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