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區塊鏈的區域報警監管系統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393963.2 | 申請日: | 2021-04-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11780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3-28 |
| 發明(設計)人: | 謝愛菊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魚得水電氣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V40/16 | 分類號: | G06V40/16;G06V10/22;G06K17/00;G06Q50/2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000 江蘇省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區塊 區域 報警 監管 系統 方法 | ||
1.一種基于區塊鏈的區域報警監管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射頻信號接收模塊、圖像采集模塊、人臉識別模塊及報警模塊,
所述射頻信號接收模塊,通過射頻信號接收器接收指定區域人員身份牌內射頻發射器發射的信號,并識別出該射頻信號綁定的員工信息;
所述圖像采集模塊,通過高清攝像頭對指定區域內人員進行圖像信息采集;
所述人臉識別模塊,對圖像采集模塊傳遞的圖像進行灰度處理,通過頭部與背景的灰度差異,篩選出人員頭部輪廓,進而提取出原圖像的頭部圖像,然后通過人臉識別提取出頭部圖像中痣的位置及各面部特征點,通過與射頻信號接收模塊傳遞的員工人臉信息或廠內所有員工的人臉信息進行對比,進而確認人員身份;
所述報警模塊,用于根據區域內是否出現違規情況按指定規則對各區域進行分級報警;
同一區域內,射頻信號接收模塊識別出的員工信息與圖像采集模塊采集的圖像信息共同傳遞給人臉識別模塊;
具體步驟如下:
S1、在射頻信號接收模塊中,通過射頻信號接收器接收指定區域人員身份牌內射頻發射器發射的信號,并識別出該射頻信號綁定的員工信息;
S2、在圖像采集模塊中,通過高清攝像頭對指定區域內人員進行圖像信息采集;
S3、同一區域內,射頻信號接收模塊識別出的員工信息與圖像采集模塊采集的圖像信息共同傳遞給人臉識別模塊;
S4、在人臉識別模塊中,對圖像采集模塊傳遞的圖像進行灰度處理,通過頭部與背景的灰度差異,篩選出人員頭部輪廓,進而提取出原圖像的頭部圖像,然后通過人臉識別提取出頭部圖像中痣的位置及各面部特征點,通過與射頻信號接收模塊傳遞的員工人臉信息或廠內所有員工的人臉信息進行對比,進而確認人員身份,
所述射頻信號接收模塊傳遞的員工人臉信息及廠內所有員工的人臉信息均為對比圖像;
S5、在報警模塊中,根據區域內是否出現違規情況按指定規則對各區域進行分級報警;
所述射頻信號中包含對應身份牌的姓名、編號、所屬廠區,所述射頻信號接收模塊根據射頻信號中對應身份牌的編號,調取廠區人員數據庫中對應編號所屬人員的人臉圖像;
所述人臉識別模塊提取出原圖像的頭部圖像后,提取頭部圖像中五官的特征點,以鼻尖與下巴所在直線作為y軸,以過鼻尖且與y軸垂直的直線作為x軸,以鼻尖為原點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在同一坐標系中,將對比圖像中的鼻尖與原點重合,對對比文件進行等比例縮放,直至對比圖像中下巴所在的點與原圖像中頭部圖像的下巴重合;
所述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將頭部圖像中的各個特征點兩兩相連,構成向量,按指定順序為各個向量進行編號;將對比圖像中各個特征點兩兩相連,構成向量,同樣按指定順序為各個向量進行編號,使頭部圖像中的各個向量對比圖像中的各個向量一一對應,
分別求取頭部圖像與對比圖像中對應的兩個向量的模長,然后用頭部圖像中向量的模長減去對比圖像中向量的模長,接著用得到的模長差值乘上兩向量夾角的正弦值,得到一組向量的誤差值,即:
當一組向量中,頭部圖像中向量的模長為|a|,對比圖像中對應向量的模長為|b|,兩向量的夾角為β,那么該組向量的誤差值,
分別求取頭部圖像中所有向量與對比圖像中對應向量的誤差,最后對所有誤差進行求和,得到五官的誤差d。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區塊鏈的區域報警監管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分別對頭部圖像及對比圖像進行處理,頭頂到下巴之間的距離e,計算y軸上某一位置坐標為(0,f),使該位置到下巴之間的距離為e的五分之三,
唇峰在坐標系中的y坐標為g,左鼻翼的x軸坐標為h1,右鼻翼的x軸坐標為h2,
所述直線y=f,y=g,x=h1及頭部輪廓四條線的交集區域為左臉范圍,
所述直線y=f,y=g,x=h2及頭部輪廓四條線的交集區域為右臉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魚得水電氣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魚得水電氣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93963.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