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負壓式防滴漏加注機構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389350.1 | 申請日: | 2021-04-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3794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11 |
| 發明(設計)人: | 王適;鐘順偉;陳治強;何天運;劉小勇;李軍鋒;郝洪偉;曹河周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南黃河實業集團技術中心有限公司;河南黃河旋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B3/22 | 分類號: | B65B3/22;B65B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何軍華 |
| 地址: | 461000 河南***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負壓式防 滴漏 加注 機構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負壓式防滴漏加注機構,包括加注嘴本體,所述加注嘴本體的內腔設置有連通且兩端開口的補液區和負壓區,所述負壓區的下端開口處設置有過濾網,所述負壓區上端連通設置有負壓通道;所述補液區的內壁直徑為a,所述負壓區的內壁直徑為b,b>a,所述負壓區的軸向長度為c,b/4?a/4≤c≤b/2?a/2,本負壓式防滴漏加注機構采用在加注嘴底部增加截面擴大的負壓區,利用大氣壓托舉,避免加注嘴內液體滴漏。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灌裝設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負壓式防滴漏加注機構。
背景技術
隨著工業的發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灌裝機在很多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目前灌裝線控制自動化程度較高,功能性較強,精度控制比較高,但是依舊存在一些缺陷直接影響灌裝的效率、質量和現場管理,例如灌裝口的滴漏問題。
在稱重前、后可能會發生以下情況,液體會隨著灌裝管道往下滴,造成液體會飛沾,滴落在設備和桶的外壁上,從而影響產品的質量和現場管理;
在灌裝過程中存在氣體,氣體與液體相互滲透,形成氣泡,造成稱重不準確,重復性更差;
大量的滴漏,造成原料的浪費,增加運行成本,不利于企業的發展;
由于存在大量的滴漏,存在對車間環境及人員健康一定的安全隱患,需要對滴漏進行處理,重新添加設備和處理材料,無形中增加了生產成本,也不利于企業的發展。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的缺陷,提供一種負壓式防滴漏加注機構,采用在加注嘴底部增加截面擴大的負壓區,利用大氣壓托舉,避免加注嘴內液體滴漏,可以有效解決背景技術中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負壓式防滴漏加注機構,包括加注嘴本體,所述加注嘴本體的內腔設置有連通且兩端開口的補液區和負壓區,所述負壓區的下端開口處設置有過濾網,所述負壓區上端連通設置有負壓通道;
所述補液區的內壁直徑為a,所述負壓區的內壁直徑為b,b>a,所述負壓區的軸向長度為c,b/4-a/4 ≤ c ≤ b/2-a/2。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負壓通道與負壓區的連通位置處于加注嘴本體內腔的變徑處且開口方向朝下;
將連通位置設置在上端,便于將負壓區內積聚的氣泡快速排出,減少液體內含氣量,同時使負壓區內呈負壓狀態,在大氣壓的作用下,負壓區內液體底部呈向上凹陷的液面,托舉加注嘴本體內的液體不向下滴落。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過濾網與負壓區下端開口位置處的加注嘴本體為一體成型;
通過在底部增加過濾網,能夠對液體中的雜質進行過濾,且能夠將氣體中的氣泡進行攔截,使大氣泡破碎為小氣泡,經負壓區內負壓作用,經負壓通道排出,從而減少液體內的含氣量。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過濾網的圓周處設置帶有內螺紋的緊固環,所述緊固環通過螺紋與加注嘴本體的下端連接;
通過緊固環的結構設計,使下端的過濾網能夠快速拆卸,對內部過濾的雜質進行清理,且能夠對負壓區的軸向長度進行適當的調整,從而保證停止加注時,大氣壓能夠對加注嘴主體內的液體進行托舉。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補液區的內腔頂部設置有用于與加注管密封連接的內螺紋。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負壓通道外部連通設置向上延伸的負壓管,所述負壓管的頂端設置用于與管道密封連接的緊固機構。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負壓式防滴漏加注機構采用在加注嘴本體的出口端處設置截面積增加的負壓區,且負壓區在負壓通道的作用下,使負壓區內呈現負壓狀態,從而有利于將水中氣體排出,且在加注停止時,能夠對負壓區內殘液進行吸附,利用大氣壓對殘液進行托舉,避免滴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南黃河實業集團技術中心有限公司;河南黃河旋風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河南黃河實業集團技術中心有限公司;河南黃河旋風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8935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雙向正交信令傳感器的發送與接收系統和方法
- 下一篇:一種改進型家用餐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