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余熱發電循環水管路系統及循環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388408.0 | 申請日: | 2021-04-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8828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30 |
| 發明(設計)人: | 丁占永;李永剛;董文紅;梁立興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北晟華環保技術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5D31/00 | 分類號: | F25D31/00;F25D17/02;F28G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匯智英財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01 | 代理人: | 牟長林 |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莊市高新***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余熱 發電 循環 水管 系統 方法 | ||
本發明屬于循環水冷卻領域,提出了一種余熱發電循環水管路系統,包括冷卻塔、冷卻水池、循環管路、循環水泵、油冷機、電子水處理器,冷卻水池設置在冷卻塔內,冷卻水池與冷卻塔通過循環管路連通,循環水泵設置在循環管路上,油冷機設置在循環管路上,電子水處理器設置在循環管路上,且位于循環水泵和油冷機之間。本發明還提出了一種余熱發電循環水管路系統的循環方法,包括:冷卻水池的水通過循環水泵泵送,經過油冷機和空冷機冷卻,實現供應冷卻塔的循環,同時電子水處理器對循環管路內進行除垢防垢。通過上述技術方案,解決了管道除垢效果差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循環水冷卻系統,尤指一種余熱發電循環水管路系統及循環方法。
背景技術
循環水冷卻系統顧名思義是用來冷卻設備降溫用的,最基本的組成有換熱設備、冷卻塔、循環泵組、補水裝置和管件閥門等組成一個循環;像大到大型的化工廠、制藥廠、發電廠、空調冷水機組,小到注塑機、吹瓶機、電焊機都需要循環水冷卻。水泥廠熟料生產線配套的低溫余熱發電工程循環水系統在運行過程中,循環水冷卻時空氣中的灰塵雜物會進入,而加藥處理后會出現部分水垢、銹垢、微生物粘泥的脫落、分散,造成水質的混濁,不利于循環水的重復利用。現有的余熱發電水處理方式,是以化學藥劑方式完成阻垢、緩蝕和微生物防治,并定期進行化學清理水垢和粘泥。此化學處理的方式涉及到氨基磺酸、硫酸等危化品管理,日常管理中投加劑量和濃度等通常由人工控制,且除垢效果差,排出會對環境造成污染,因此,亟需一種除垢效果好,危害性小的循環水冷卻系統。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種余熱發電循環水管路系統,以解決管道除垢效果差的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種余熱發電循環水管路系統的循環方法,以解決管道除垢效果差的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之一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余熱發電循環水管路系統,包括:
冷卻塔;
冷卻水池,所述冷卻水池設置在所述冷卻塔內;
循環管路,所述冷卻水池與所述冷卻塔通過所述循環管路連通;
循環水泵,所述循環水泵設置在所述循環管路上;
油冷機,所述油冷機設置在所述循環管路上;
電子水處理器,所述電子水處理器設置在所述循環管路上,且位于所述循環水泵和所述油冷機之間。
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循環管路上設置有第一支管,所述第一支管的一端位于所述油冷機與所述電子水處理器之間,另一端位于所述油冷機與所述冷卻水池之間,所述第一支管上設置有空冷機。
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循環管路上設置有橡膠伸縮節,所述橡膠伸縮節位于所述循環水泵與所述電子水處理器之間。
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循環管路上還設置有第一閥體,所述第一閥體為兩個,分別設置在所述冷卻水池與所述循環水泵之間、所述橡膠伸縮節與所述電子水處理器之間。
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還包括:
旁濾管路,所述旁濾管路的兩端均與所述冷卻水池連通;
旁濾器,所述旁濾器設置在所述旁濾管路上,所述旁濾器上設置有進水口和出水口,且均與所述旁濾管路連通;
旁濾水泵,所述旁濾水泵設置在所述旁濾管路上,且位于所述旁濾器的進水口與所述冷卻水池之間。
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旁濾器包括殼體以及從上至下依次設置在所述殼體內的第一隔網、第二隔網、第三隔網、第四隔網和繞絲組件;
所述進水口設置在所述殼體的頂部,所述出水口設置在所述殼體的底部,所述第一隔網和所述第二隔網之間堆設有第一石英砂,所述第三隔網和所述第四隔網之間堆設有第二石英砂,相鄰第二石英砂之間的距離小于相鄰第一石英砂之間的距離,所述繞絲組件與所述出水口連通。
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繞絲組件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北晟華環保技術工程有限公司,未經河北晟華環保技術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8840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