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液晶氣凝膠材料的制備方法和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387072.6 | 申請日: | 2021-04-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50224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26 |
| 發明(設計)人: | 楊洪;王猛;楊劍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8F283/12 | 分類號: | C08F283/12;C08F216/14;C08F216/12;C08L51/08;C08J9/12;C09K19/4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蘇虹 |
| 地址: | 211102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液晶 凝膠 材料 制備 方法 應用 | ||
1.一種液晶氣凝膠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將液晶主鏈、液晶單體、熱交聯劑、光交聯劑和催化劑混合,在熱引發條件下第一次交聯得到預交聯的液晶有機凝膠;所述液晶主鏈、液晶單體、熱交聯劑、光交聯劑和催化劑的摩爾比為1:0.5~0.7:0.125~0.225:0.04~0.06:0.02~0.03;
將預交聯的液晶有機凝膠經過溶劑置換、干燥處理,得到預交聯的液晶氣凝膠;
將預交聯的液晶氣凝膠進行拉伸處理,后在光引發條件下第二次交聯得到液晶氣凝膠材料;
所述液晶主鏈為聚[3-巰基丙基甲基硅氧烷],熱交聯劑為1,4-雙十一烷基10-烯基氧基苯,光交聯劑為4-(10-十一烯基氧基)二苯甲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氣凝膠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單體為4-甲氧基苯基-4-(1-丁烯氧基)苯甲酸酯,催化劑為2,2-偶氮二異丁腈。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氣凝膠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物質的量計,熱交聯劑加入量的兩倍與液晶單體、光交聯劑加入量之和與液晶主鏈的加入量相等。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氣凝膠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將液晶主鏈、液晶單體、交聯劑和催化劑溶于溶劑中,攪拌處理得到透明溶液,將透明溶液在密封狀態下加熱處理,得到透明凝膠狀物質;其中,加熱溫度為50~70℃,加熱時間為12~24h;
(2)將透明凝膠狀物質置于丙酮中進行溶劑置換處理,直至透明凝膠轉變為乳白色凝膠物質;將乳白色凝膠物質進行超臨界二氧化碳干燥處理,得到預交聯的液晶氣凝膠;
(3)將預交聯的液晶氣凝膠在40~45℃下拉伸至原長度的1.2~1.4倍,用紫外光照射經拉伸處理后的液晶氣凝膠,得到最終的液晶氣凝膠材料。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氣凝膠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溶劑為無水甲苯或四氫呋喃。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氣凝膠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包括以下步驟:
(1)將內部裝有透明凝膠狀物質和丙酮的敞口容器置于分離釜中,溫度穩定在20~30℃,用CO2泵將分離釜加壓至10~15 MPa;容器中的丙酮以10~20 L/min的流速連續被液態CO2交換,重復該溶劑替換過程至少三遍,直到沒有液體從收集容器中流出;
(2)將分離釜的內部溫度升高至50~60℃,用超臨界CO2持續以10~20 L/min的流速洗滌凝膠,并持續4~6小時,完成整個CO2萃取過程;
(3)將萃取后的凝膠樣品在真空狀態下于40~45℃加熱12~24小時,得到預交聯的液晶氣凝膠材料。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氣凝膠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采用365nm紫外光照射正反面,照射強度為9000 μ W/cm2,照射時間為10~20秒。
8.根據權利要求1~7任一項所述制備方法制得的液晶氣凝膠材料。
9.一種權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氣凝膠材料在雙向形狀記憶材料中的應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南大學,未經東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87072.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移動物體檢測方法、裝置、設備及存儲介質
- 下一篇:一種甘蔗斷尾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