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吸持裝置和薄壁零部件的矯正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386890.4 | 申請日: | 2021-04-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86640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13 |
| 發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先惠自動化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G49/05 | 分類號: | B65G49/05;B65G47/90 |
| 代理公司: | 上海領洋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92 | 代理人: | 李皓 |
| 地址: | 201614 上海市松***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裝置 薄壁 零部件 矯正 方法 | ||
本申請公開一種吸持裝置和薄壁零部件的矯正方法,其中所述吸持裝置包括至少一對吸持臂、至少一對吸附件以及驅動組件,其中一個吸附件被設置于一個所述吸持臂的內側,另一個所述吸附件被相對地設置于另一個所述吸持臂的內側,以在兩個所述吸持臂之間形成一吸持空間,其中所述吸持臂以能夠被驅動而朝相反的方向移動地連接于所述驅動組件,以在所述吸持臂被驅動時,所述吸持空間的大小被調整,并使位于所述吸持空間的零部件的兩側分別被至少一個所述吸附件吸附而被吸持。
技術領域
本發明設計一種機械工裝,尤其涉及一種吸持裝置和薄壁零部件的矯正方法。
背景技術
在機械加工的過程中,諸多的零部件需要在不同的工位之間來回傳送。而傳送的過程中,就需要一些帶有夾爪的機構夾緊零部件。
在實現自動化或是半自動化生產時,夾爪設備夾緊零部件需要精確定位。現有技術中的夾爪通常情況下為鉸鏈式的夾緊結構,其可以由氣缸等驅動單元進行驅動,以驅動夾頭對零部件進行夾緊,實現零部件的定位夾緊。也就是說,現有技術中的夾頭在搬運零部件時,需要對待夾持的零部件的兩側施加相向的力。
但是,對于一些型面不規則且復雜的零部件,現有夾爪中所采用的普通夾頭就具有十分明顯的缺點。在這種情況下,夾持點選取困難且結構設計難度大,尤其是類似U型的零部件,在夾取U型零部件時,夾爪的定位方式均是夾持U型零部件的翻邊處。這種定位方式在夾取厚度比較薄的零部件時,極易產生夾持點有凹坑的現象,難以滿足外觀面的要求,且板厚較薄的U型零部件在搬運和堆垛的時,槽口的角度受彈性回彈影響難以維持一個恒定的角度,故而U型零部件在裝配過程中時常會出現裝配干涉的問題。
此外,在實際生產過程中,通常是采用混線生產中,不同零部件的數模需要對應不同的夾頭才能保證夾爪在夾取零部件時的貼合度,因此在多零部件共用夾爪時,現有技術中的夾爪就難以滿足要求。另外,現有技術中的夾爪一般均設計得很復雜且設備維護保養繁瑣,難以實現輕量化及柔性化。
另外一方面,待搬運的零部件的尺寸有時候會發生變化。尤其是在零部件的寬度發生變化時,現有技術中的夾爪由于與零部件之間的接觸面積是固定的,且無法根據待夾持的零部件的接觸面積的改變而做適當地調整。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一個優勢在于提供一種吸持裝置和薄壁零部件的矯正方法和薄壁零部件的矯正方法,其中所述吸持裝置在吸持待移動的零部件時,不會對零部件施加相向的力,從而能夠有效地防止零部件發生變形。
本發明的另一個優勢在于提供一種吸持裝置和薄壁零部件的矯正方法,其中所述吸持裝置由于不會對零部件施加相向的力,因此,待移動的零部件表面不會出現凹坑,從而避免了裝配干涉的問題。
本發明的另一個優勢在于提供一種吸持裝置和薄壁零部件的矯正方法,其中所述吸持裝置由于能夠形成寬度不同的吸持區,進而使所述吸持裝置適于吸持不同尺寸的零部件。
本發明的另一個優勢在于提供一種吸持裝置和薄壁零部件的矯正方法,其中所述吸持裝置的吸持臂由于能夠被同步地驅動而移動,從而使得所述吸持裝置的結構能夠更加簡單。
本發明的另一個優勢在于提供一種吸持裝置和薄壁零部件的矯正方法,其中所述吸持裝置的吸持臂在移動時,由于被穩定地支撐和限位,因此,所述吸持裝置在吸持零部件后,能夠防止被吸持的零部件在被搬運的過程中,劇烈地晃動。
本發明的另一個優勢在于提供一種吸持裝置和薄壁零部件的矯正方法,其中所述吸持裝置在吸持U型零部件時,由于能夠對所述U型零部件的側壁施加相反方向的拉力,從而在吸持U型零部件的同時,還能夠使受彈性回彈影響的U型零部件的側壁回位,從而保證U型零部件槽口大小的一致性。
本發明的另一個優勢在于提供一種吸持裝置和薄壁零部件的矯正方法,其中所述吸持裝置在吸持所述零部件時,是通過貼緊于所述吸持裝置后形成的負壓,因此,即使所述零部件表面不規則,也能夠被穩定地吸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先惠自動化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先惠自動化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8689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